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0 | 下载75

基于羧甲基壳聚糖的高生物相容性及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快速成膜,构建了一种创面复合液体敷料,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首先应用羧甲基壳聚糖(CM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和乙醇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制备创面复合液体敷料.对其防水、透气、阻菌、细胞毒性进行性能研究及安全性评价.然后选择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构建大鼠创面模型,并将含有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1.0、10.0、30.0 mg/mL)应用在其创面上,通过日常观察、HE染色等,研究创面复合液体敷料在皮肤创伤中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创面复合液体敷料上层膜液在1.8~2.3 mm之间具有很好的防水透气性、阻菌性及生物兼容性.运用在动物模型上可以看到,第7d含有10.0、30.0 mg/mL CMC组的大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5.42%、67.38%,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14d后含有10.0、30.0 mg/mL CMC组的大鼠创面愈合率已达到100%.HE染色的第七天含有10.0、30.0 mg/mL CMC的创面复合液体敷料组中观察到有复层扁平的表皮和真皮的胶原纤维,第12 d组织开始出现内陷结构,含有厚实、粗糙胶原纤维的正常真皮与较薄的胶原纤维水平连接,表皮的复层鳞状上皮远远大于对照组中的三到四层.而且创面连接真皮结缔组织,它的表皮构成非常接近于正常皮肤

作者:陈燕培;夏栋林;王雨飞;陈超;沈铃玲;顾海鹰;何红

来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6 年 35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0 | 下载:75
作者:
陈燕培;夏栋林;王雨飞;陈超;沈铃玲;顾海鹰;何红
来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6 年 35卷 4期
标签:
创面复合液体敷料 急性皮肤溃疡模型 羧甲基壳聚糖 聚乙烯醇缩丁醛 new composite liquid dressing acute skin ulcer model carboxymethyl chitosan polyvinyl butyral
基于羧甲基壳聚糖的高生物相容性及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快速成膜,构建了一种创面复合液体敷料,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首先应用羧甲基壳聚糖(CM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和乙醇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制备创面复合液体敷料.对其防水、透气、阻菌、细胞毒性进行性能研究及安全性评价.然后选择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构建大鼠创面模型,并将含有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1.0、10.0、30.0 mg/mL)应用在其创面上,通过日常观察、HE染色等,研究创面复合液体敷料在皮肤创伤中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创面复合液体敷料上层膜液在1.8~2.3 mm之间具有很好的防水透气性、阻菌性及生物兼容性.运用在动物模型上可以看到,第7d含有10.0、30.0 mg/mL CMC组的大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5.42%、67.38%,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14d后含有10.0、30.0 mg/mL CMC组的大鼠创面愈合率已达到100%.HE染色的第七天含有10.0、30.0 mg/mL CMC的创面复合液体敷料组中观察到有复层扁平的表皮和真皮的胶原纤维,第12 d组织开始出现内陷结构,含有厚实、粗糙胶原纤维的正常真皮与较薄的胶原纤维水平连接,表皮的复层鳞状上皮远远大于对照组中的三到四层.而且创面连接真皮结缔组织,它的表皮构成非常接近于正常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