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9 | 下载0

目的 将全血分别在冷藏 (4±2) ℃与室温 (30±1) ℃条件下保存24 h, 比较2种温度条件下由全血分离所得的悬浮红细胞及血浆在保存期内的质量变化.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20名健康无偿献血者, 每人献400 mL全血, 将其分成2份, 每份200 mL.对照组在冷藏条件下保存;实验组在室温条件下保存, 于24 h后将2组全血离心, 分离血浆入转移袋, 加入50 mL MAP红细胞保存液, 制备得到悬浮红细胞.2组悬浮红细胞均放置在冷藏条件下保存, 于保存d 1、7、14、21、35分别无菌取样检测Hb、Hct、MCV、溶血率、pH、K+、葡萄糖、ATP、2, 3-DPG、红细胞渗透脆性值等指标;2组血浆分别于全血采集1 h后及全血保存24 h后进行无菌取样, 检测Ⅷ因子含量.结果 分离所得血浆在全血采集1 h后与保存24 h后Ⅷ因子含量无明显变化.在35 d保存期内, 悬浮红细胞的Hb、Hct和MCV值无显著性差异;d 35, 研究发现实验组红细胞渗透脆性高于对照组 (4.9±0.2 vs 4.7±0.2;P<0.05);2组溶血率、K+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 分别于d 7、14、21、35;d 1、7、14、21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0.29±0.14 vs 0.11±0.09、0.39±0.22 vs 0.18±0.08、0.80±0.22 vs 0.24±0.07、0.93±0.22 vs 0.38±0.11;10.5±1.2 vs 5.4±0.7、21.7±2.0 vs 18.6±2.6、24.8±1.6 vs 22.7

作者:杨剑豪;周燕;章舜玮;傅剑敏;邱颖婕;徐蓓;徐忠

来源:中国输血杂志 2019 年 32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9 | 下载:0
作者:
杨剑豪;周燕;章舜玮;傅剑敏;邱颖婕;徐蓓;徐忠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2019 年 32卷 2期
标签:
血液保存 全血 悬浮红细胞 Ⅷ因子 溶血率 ATP 2, 3-DPG blood storage whole blood suspended red blood cell factor Ⅷ hemolysis ratio ATP 2,3-DPG
目的 将全血分别在冷藏 (4±2) ℃与室温 (30±1) ℃条件下保存24 h, 比较2种温度条件下由全血分离所得的悬浮红细胞及血浆在保存期内的质量变化.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20名健康无偿献血者, 每人献400 mL全血, 将其分成2份, 每份200 mL.对照组在冷藏条件下保存;实验组在室温条件下保存, 于24 h后将2组全血离心, 分离血浆入转移袋, 加入50 mL MAP红细胞保存液, 制备得到悬浮红细胞.2组悬浮红细胞均放置在冷藏条件下保存, 于保存d 1、7、14、21、35分别无菌取样检测Hb、Hct、MCV、溶血率、pH、K+、葡萄糖、ATP、2, 3-DPG、红细胞渗透脆性值等指标;2组血浆分别于全血采集1 h后及全血保存24 h后进行无菌取样, 检测Ⅷ因子含量.结果 分离所得血浆在全血采集1 h后与保存24 h后Ⅷ因子含量无明显变化.在35 d保存期内, 悬浮红细胞的Hb、Hct和MCV值无显著性差异;d 35, 研究发现实验组红细胞渗透脆性高于对照组 (4.9±0.2 vs 4.7±0.2;P<0.05);2组溶血率、K+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 分别于d 7、14、21、35;d 1、7、14、21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0.29±0.14 vs 0.11±0.09、0.39±0.22 vs 0.18±0.08、0.80±0.22 vs 0.24±0.07、0.93±0.22 vs 0.38±0.11;10.5±1.2 vs 5.4±0.7、21.7±2.0 vs 18.6±2.6、24.8±1.6 vs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