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4 | 下载15

目的 初步探讨溶酶体抑制剂对小鼠行为学及多巴胺神经元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小鼠右侧中脑黑质(SN)区,立体定向微量注入溶酶体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观察阿朴吗啡诱导的小鼠旋转行为改变以及行为学变化;检测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结果 阿朴吗啡未能诱导出小鼠旋转行为.蛋白酶体抑制剂组为10~15圈.多巴胺损害程度与溶酶体的剂量相关.磷酸氯喹25 μmol/L时多巴胺神经元几乎没有损害作用;50 μmol/L时局部区域多巴胺神经元有轻微损害;100 μmol/L时损害明显;200 μmol/L时黑质区注射局部神经元损害最严重,黑质注射区未见有神经元存在.1~4周呈现出较为明显逐渐恢复的特点.结论 溶酶体功能抑制与多巴胺神经元凋亡相关,不同剂量溶酶体抑制剂在不同时间对多巴胺神经功能的损害不同.

作者:王法祥;彭国光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9 年 17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4 | 下载:15
作者:
王法祥;彭国光
来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9 年 17卷 3期
标签:
帕金森病 溶酶体抑制剂 行为学 多巴胺神经元
目的 初步探讨溶酶体抑制剂对小鼠行为学及多巴胺神经元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小鼠右侧中脑黑质(SN)区,立体定向微量注入溶酶体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观察阿朴吗啡诱导的小鼠旋转行为改变以及行为学变化;检测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结果 阿朴吗啡未能诱导出小鼠旋转行为.蛋白酶体抑制剂组为10~15圈.多巴胺损害程度与溶酶体的剂量相关.磷酸氯喹25 μmol/L时多巴胺神经元几乎没有损害作用;50 μmol/L时局部区域多巴胺神经元有轻微损害;100 μmol/L时损害明显;200 μmol/L时黑质区注射局部神经元损害最严重,黑质注射区未见有神经元存在.1~4周呈现出较为明显逐渐恢复的特点.结论 溶酶体功能抑制与多巴胺神经元凋亡相关,不同剂量溶酶体抑制剂在不同时间对多巴胺神经功能的损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