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9 | 下载39

目的:探讨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技术制作稳定的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脑梗死模型(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的可行性。方法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只。实验组将模型制作过程中脑血流下降至基础值的30%判定为模型制作成功;对照组不监测脑血流,将尼龙栓线插入深度为1?8 cm判定为模型制作成功。模型前和模型后24 h分别行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 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 mNSS);模型后24 h处死大鼠取脑,行2,3,5?三苯氯化四氮唑( TTC)染色并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实验组8只大鼠模型后24 h均出现典型偏瘫症状, mNSS评分稳定在10分~13分,梗死体积稳定性和均一性好,为(37?5±3?9)%。对照组8只大鼠mNSS评分稳定性较差,其中5只大鼠的mNSS评分为10分~13分,5只大鼠的脑梗死灶和实验组相似,但有3只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实验组( P<0?05)。实验组的模型成功率为100%,对照组的模型成功率为62?5%(P<0?05)。结论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大鼠MCAO模型的成功率、稳定性和均一性。

作者:包新杰;李雪元;左赋兴;冯铭;窦万臣;王任直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6 年 24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9 | 下载:39
作者:
包新杰;李雪元;左赋兴;冯铭;窦万臣;王任直
来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6 年 24卷 4期
标签:
脑梗死 模型 激光多普勒 中动脉,栓塞 大鼠 Cerebral ischemia Model Laser Doppler flowmetry Middle cerebral artery,occlusion Rat
目的:探讨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技术制作稳定的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脑梗死模型(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的可行性。方法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只。实验组将模型制作过程中脑血流下降至基础值的30%判定为模型制作成功;对照组不监测脑血流,将尼龙栓线插入深度为1?8 cm判定为模型制作成功。模型前和模型后24 h分别行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 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 mNSS);模型后24 h处死大鼠取脑,行2,3,5?三苯氯化四氮唑( TTC)染色并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实验组8只大鼠模型后24 h均出现典型偏瘫症状, mNSS评分稳定在10分~13分,梗死体积稳定性和均一性好,为(37?5±3?9)%。对照组8只大鼠mNSS评分稳定性较差,其中5只大鼠的mNSS评分为10分~13分,5只大鼠的脑梗死灶和实验组相似,但有3只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实验组( P<0?05)。实验组的模型成功率为100%,对照组的模型成功率为62?5%(P<0?05)。结论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大鼠MCAO模型的成功率、稳定性和均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