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5 | 下载97

目的 应用小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UCMSC)示踪方法和mdx小鼠研究细胞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GFP转染标记mUCMSC,局部注射0.4 mL(5×106个GFP-mUCMSC)细胞悬液到腓肠肌和膈肌损伤的mdx小鼠腹腔,在1h、3h、5h、24h、1周等5个时间点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小鼠体内的荧光信号,观察结束后处死小鼠,采集膈肌制作冰冻切片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结果 mUCMSC与MOI为150的病毒载体共培养72 h可以成功标记GFP.局部腹腔注射0.4 mL(5×106个GFP-mUCMSC)后1 h,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到mdx小鼠腹壁下注射细胞的部位有明亮的绿色荧光集中分布,随着时间延长,荧光面积逐渐减小,24 h后荧光强度明显变弱,荧光面积大幅缩小,一周后荧光信号几乎消失;此时,在荧光显微镜下仍可观察到mdx小鼠膈肌内存在荧光信号,与未注射细胞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注射到腹腔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进入损伤的膈肌,其GFP荧光信号1周内逐渐消失,活体成像系统是监测干细胞体内动态分布和清除率的有效工具.

作者:庞荣清;朱慧;鄢东海;王强;李自安;王金祥;于倩倩;阮光萍;朱向情;潘兴华

来源: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0 年 30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5 | 下载:97
作者:
庞荣清;朱慧;鄢东海;王强;李自安;王金祥;于倩倩;阮光萍;朱向情;潘兴华
来源: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0 年 30卷 2期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绿色荧光蛋白 药代动力学 活体成像系统
目的 应用小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UCMSC)示踪方法和mdx小鼠研究细胞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GFP转染标记mUCMSC,局部注射0.4 mL(5×106个GFP-mUCMSC)细胞悬液到腓肠肌和膈肌损伤的mdx小鼠腹腔,在1h、3h、5h、24h、1周等5个时间点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小鼠体内的荧光信号,观察结束后处死小鼠,采集膈肌制作冰冻切片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结果 mUCMSC与MOI为150的病毒载体共培养72 h可以成功标记GFP.局部腹腔注射0.4 mL(5×106个GFP-mUCMSC)后1 h,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到mdx小鼠腹壁下注射细胞的部位有明亮的绿色荧光集中分布,随着时间延长,荧光面积逐渐减小,24 h后荧光强度明显变弱,荧光面积大幅缩小,一周后荧光信号几乎消失;此时,在荧光显微镜下仍可观察到mdx小鼠膈肌内存在荧光信号,与未注射细胞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注射到腹腔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进入损伤的膈肌,其GFP荧光信号1周内逐渐消失,活体成像系统是监测干细胞体内动态分布和清除率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