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0 | 下载12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的双向电泳技术,比较分析抗痨颗粒提取物作用前后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全菌蛋白表达差异,揭示药物作用机制.方法:临床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接种在7H9添加OADC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6~8d,细菌密度为1×108/mL~2 × 108/mL.抗痨颗粒浸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638 8 g·L-1.加到液体培养基中,作用20 h,终浓度为相当于生药0.255 6 g·mL-1.局部内环境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下,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全菌总蛋白,得到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用药前后,发现了8个差异斑点,确定其中2个蛋白质为:硫代硫酸硫转移酶( thiosulfate sulfurtransferase)和假定蛋白Rv0634A.结论:揭示了抗痨颗粒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翻译,结构组成,氨基酸代谢,氰化物和H2S的解毒以及硫和铁转移等各方面均有一定影响,从而破坏结核分枝杆菌的生活能力,从而达到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目的.

作者:李建国;刘湘花;汤红琴;董修兵;李宁宁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年 18卷 1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0 | 下载:12
作者:
李建国;刘湘花;汤红琴;董修兵;李宁宁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年 18卷 15期
标签:
抗痨颗粒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蛋白质组 硫代硫酸硫转移酶 假定蛋白Rv0634A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的双向电泳技术,比较分析抗痨颗粒提取物作用前后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全菌蛋白表达差异,揭示药物作用机制.方法:临床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接种在7H9添加OADC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6~8d,细菌密度为1×108/mL~2 × 108/mL.抗痨颗粒浸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638 8 g·L-1.加到液体培养基中,作用20 h,终浓度为相当于生药0.255 6 g·mL-1.局部内环境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下,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全菌总蛋白,得到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用药前后,发现了8个差异斑点,确定其中2个蛋白质为:硫代硫酸硫转移酶( thiosulfate sulfurtransferase)和假定蛋白Rv0634A.结论:揭示了抗痨颗粒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翻译,结构组成,氨基酸代谢,氰化物和H2S的解毒以及硫和铁转移等各方面均有一定影响,从而破坏结核分枝杆菌的生活能力,从而达到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