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5 | 下载50

目的 了解排除了自然生长因素后,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安氏Ⅱ1错(牙合)引起的硬组织改变,从而更为真实、准确地评价该矫治器的矫治效能.方法 于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选择30例手腕骨片为FG-G期的安氏Ⅱ1下颌后缩患者.治疗组15例,平均年龄11.5岁,采用Twin-block矫正器治疗,平均治疗及保持时间14个月;对照组15例,平均年龄11岁,作为自然生长对照,平均观察时间13个月.对治疗及观察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的32项硬组织项目进行Pancherz测量分析,评价矫治疗效.结果 排除了自然生长因素的影响,治疗组在采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后,下颌全长、升支高度及下颌体长分别净增加了4.95、4.03和1.67 mm,SNB角(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增加了2.39°;全面高、下面高及后面高均明显增加,但下颌平面保持稳定;上切牙舌倾、下切牙唇倾.在4.76 mm的覆盖减少量和5.22 mm的磨牙关系改善中,牙齿效应分别占61%和75%,骨骼效应占39%和2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使发育期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覆(牙合)覆盖、磨牙关系均得到改善,有效促进了下颌骨矢状方向上的生长发育,Ⅱ类骨面型趋于好转.

作者:王茜;左艳萍;董福生

来源: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3 年 6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5 | 下载:50
作者:
王茜;左艳萍;董福生
来源: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3 年 6卷 3期
标签:
Pancherz分析法 Twin-block矫治器 头影测量 安氏Ⅱ1错(牙合) 功能矫治
目的 了解排除了自然生长因素后,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安氏Ⅱ1错(牙合)引起的硬组织改变,从而更为真实、准确地评价该矫治器的矫治效能.方法 于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选择30例手腕骨片为FG-G期的安氏Ⅱ1下颌后缩患者.治疗组15例,平均年龄11.5岁,采用Twin-block矫正器治疗,平均治疗及保持时间14个月;对照组15例,平均年龄11岁,作为自然生长对照,平均观察时间13个月.对治疗及观察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的32项硬组织项目进行Pancherz测量分析,评价矫治疗效.结果 排除了自然生长因素的影响,治疗组在采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后,下颌全长、升支高度及下颌体长分别净增加了4.95、4.03和1.67 mm,SNB角(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增加了2.39°;全面高、下面高及后面高均明显增加,但下颌平面保持稳定;上切牙舌倾、下切牙唇倾.在4.76 mm的覆盖减少量和5.22 mm的磨牙关系改善中,牙齿效应分别占61%和75%,骨骼效应占39%和2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使发育期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覆(牙合)覆盖、磨牙关系均得到改善,有效促进了下颌骨矢状方向上的生长发育,Ⅱ类骨面型趋于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