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0 | 下载41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经RetCam 3眼底检查确诊并进行治疗的1型阈值前期病变、阈值期病变及AP-ROP病变患儿23例46只眼,病变均位于I-II区。其中,男10例20只眼,女13例26只眼,胎龄26~32周,平均(28.1±1.7)周;出生时体重890~1 500 g,平均(1120±177)g,治疗时矫正胎龄32~45周,平均(37.8±3.2)周。患儿在吸入麻醉下于角膜缘后1.5mm穿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25 mg,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其疗效转归。同时观察有无与治疗相关的其他全身不良反应。结果:46只眼在注药1周后病变均出现不同程度缓解,其中16例32只眼(69.6

作者:孙晓;陈鹏;汪鑫;李军;翟玉喜

来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9 年 3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0 | 下载:41
作者:
孙晓;陈鹏;汪鑫;李军;翟玉喜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9 年 37卷 1期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药物治疗 雷珠单抗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经RetCam 3眼底检查确诊并进行治疗的1型阈值前期病变、阈值期病变及AP-ROP病变患儿23例46只眼,病变均位于I-II区。其中,男10例20只眼,女13例26只眼,胎龄26~32周,平均(28.1±1.7)周;出生时体重890~1 500 g,平均(1120±177)g,治疗时矫正胎龄32~45周,平均(37.8±3.2)周。患儿在吸入麻醉下于角膜缘后1.5mm穿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25 mg,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其疗效转归。同时观察有无与治疗相关的其他全身不良反应。结果:46只眼在注药1周后病变均出现不同程度缓解,其中16例32只眼(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