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4 | 下载18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central neuropathic pain,CNP)是一种使病人感到虚弱、对个体影响极大的疾病.CNP在进一步发展后相对难以治疗,这可能与其不可逆的病理过程有关.尽管较早期的治疗可能会克服这一缺陷,但这种治疗的应用需要提前确定具有临床预测意义的相关生物标志,以预测SCI后早期的CNP.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脊髓损伤后早期的促伤害指数和抗伤害指数(首次测量)来寻找这样的生物标志.研究对象为47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人和20例健康对照者.在SCI后1.5个月,分别在神经损伤平面以上、损伤平面和损伤平面以下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疼痛适应、条件性疼痛调节(conditioned pain modulation,CPM)、疼痛时间总和、上发条(wind-up)疼痛和在健康对照组也检测对应区域.脊髓损伤病人在SCI后3~4个月、6~7个月和24个月监测CNP的出现及其特征.CNP的患病率为57.4%,CNP的严重程度、性质和加重因素在24个月内有所改变,但疼痛部位没有变化.最终发生CNP的脊髓损伤病人较未发生CNP的病人早期表现为损伤平面疼痛适应和CPM减弱.在3~4个月和7~8个月出现的CNP的最佳预测因素是损伤平面的疼痛适应,其优势比分别为3.17和2.83(概率为77%),存在90%敏感性的临界值.触诱发痛和损伤平面的CPM分别用

作者:武思尹

来源: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0 年 2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4 | 下载:182
作者:
武思尹
来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0 年 26卷 4期
标签:
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 预测 脊髓损伤 抑制 兴奋性 机制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central neuropathic pain,CNP)是一种使病人感到虚弱、对个体影响极大的疾病.CNP在进一步发展后相对难以治疗,这可能与其不可逆的病理过程有关.尽管较早期的治疗可能会克服这一缺陷,但这种治疗的应用需要提前确定具有临床预测意义的相关生物标志,以预测SCI后早期的CNP.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脊髓损伤后早期的促伤害指数和抗伤害指数(首次测量)来寻找这样的生物标志.研究对象为47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人和20例健康对照者.在SCI后1.5个月,分别在神经损伤平面以上、损伤平面和损伤平面以下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疼痛适应、条件性疼痛调节(conditioned pain modulation,CPM)、疼痛时间总和、上发条(wind-up)疼痛和在健康对照组也检测对应区域.脊髓损伤病人在SCI后3~4个月、6~7个月和24个月监测CNP的出现及其特征.CNP的患病率为57.4%,CNP的严重程度、性质和加重因素在24个月内有所改变,但疼痛部位没有变化.最终发生CNP的脊髓损伤病人较未发生CNP的病人早期表现为损伤平面疼痛适应和CPM减弱.在3~4个月和7~8个月出现的CNP的最佳预测因素是损伤平面的疼痛适应,其优势比分别为3.17和2.83(概率为77%),存在90%敏感性的临界值.触诱发痛和损伤平面的CPM分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