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8 | 下载0

目的 探讨1株耐亚胺培南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检测对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金属酶初筛试验(协同法)检测金属酶;改良Hoged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DNA测序决定基因型;接合试验检测耐药基因的转移性.结果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临床分离株NC118对亚胺培南的MIC为>16 μg/ml,金属酶初筛试验阴性,Hoged表型确证试验碳青霉烯酶阳性,AmpC酶阳性,PCR扩增及测序显示含有blaKPC-2、blaAmpC基因,该菌株所产AmpC酶基因与CMY-45型AmpC酶(GenBank: ACU00152.1)比较有5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该blaCMY-2-like基因为一个新型的AmpC酶基因.结论 在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中发现一种新的ampC基因(blaCMY-49).

作者:胡龙华;熊建球;贾坤如;王小中;吕娇凤;胡晓彦;章白苓

来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0 年 22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8 | 下载:0
作者:
胡龙华;熊建球;贾坤如;王小中;吕娇凤;胡晓彦;章白苓
来源: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0 年 22卷 6期
标签: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基因型 AmpC酶 KPC-2
目的 探讨1株耐亚胺培南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检测对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金属酶初筛试验(协同法)检测金属酶;改良Hoged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DNA测序决定基因型;接合试验检测耐药基因的转移性.结果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临床分离株NC118对亚胺培南的MIC为>16 μg/ml,金属酶初筛试验阴性,Hoged表型确证试验碳青霉烯酶阳性,AmpC酶阳性,PCR扩增及测序显示含有blaKPC-2、blaAmpC基因,该菌株所产AmpC酶基因与CMY-45型AmpC酶(GenBank: ACU00152.1)比较有5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该blaCMY-2-like基因为一个新型的AmpC酶基因.结论 在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中发现一种新的ampC基因(blaCMY-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