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9 | 下载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时间与触发因素.方法:将625例AMI患者的昼夜、周及年发病时间各分为4个、7个和4个时间段,计算各段发病人数及百分比.统计分析采用一致性χ2检验.结果:昼夜发病分布见早晨和晚间2个发病高峰,周发病有周一、周五和周六3个峰,年发病有1~3月和10~12月2个峰,P均<0.05.可能的触发因素为:①早晨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致动脉压升高、冠状动脉张力增大、粥样斑块易破裂和血小板沉积增多;②血液粘滞度加大,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导致相对高凝状态;③血清泼尼松浓度高于基础水平;④寒冷;⑤其他.结论:AMI发病时间并非偶然,其可能的触发因素亦有多个.

作者:张孝忠;彭整军;肖莎;侯允天;娄振宇;高光华;赵玉娟

来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年 11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9 | 下载:0
作者:
张孝忠;彭整军;肖莎;侯允天;娄振宇;高光华;赵玉娟
来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年 11卷 7期
标签:
心肌梗死,急性 发病时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时间与触发因素.方法:将625例AMI患者的昼夜、周及年发病时间各分为4个、7个和4个时间段,计算各段发病人数及百分比.统计分析采用一致性χ2检验.结果:昼夜发病分布见早晨和晚间2个发病高峰,周发病有周一、周五和周六3个峰,年发病有1~3月和10~12月2个峰,P均<0.05.可能的触发因素为:①早晨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致动脉压升高、冠状动脉张力增大、粥样斑块易破裂和血小板沉积增多;②血液粘滞度加大,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导致相对高凝状态;③血清泼尼松浓度高于基础水平;④寒冷;⑤其他.结论:AMI发病时间并非偶然,其可能的触发因素亦有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