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0 | 下载20

目的:根据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再灌注心室易损性改变,探讨AMI早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采用S1-S2程控电刺激方法同时测定家兔心室易损期(VVP)、室颤阈(VFT)、舒张阈(DT)、有效不应期(ERP)和强度间期曲线(SIC)等电生理指标.结果:AMI早期缺血对照组VVP(47.65±15.94)ms,VFT(0.29±0.17)μJ,DT(3.02±0.53)V,ERP(141.73±14.98)ms;AMI早期再灌注组分别为(85.37±20.65)ms、(0.16±0.13)μJ、(2.25±0.48)V和(112.66±13.61)ms;2组比较:早期缺血-再灌注后各指标与早期缺血对照组各指标间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表明AMI再灌注后较缺血后VVP延长,VFT下降,ERP缩短;AMI早期再灌注组SIC下移.结论:AMI早期再灌注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的产生与折返有关.

作者:陈江斌;黄从新;唐其柱;李建军;许家俐;王晋明;李庚山;刘伟宏

来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 年 12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0 | 下载:20
作者:
陈江斌;黄从新;唐其柱;李建军;许家俐;王晋明;李庚山;刘伟宏
来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 年 12卷 3期
标签:
心肌梗死,急性 兔 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目的:根据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再灌注心室易损性改变,探讨AMI早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采用S1-S2程控电刺激方法同时测定家兔心室易损期(VVP)、室颤阈(VFT)、舒张阈(DT)、有效不应期(ERP)和强度间期曲线(SIC)等电生理指标.结果:AMI早期缺血对照组VVP(47.65±15.94)ms,VFT(0.29±0.17)μJ,DT(3.02±0.53)V,ERP(141.73±14.98)ms;AMI早期再灌注组分别为(85.37±20.65)ms、(0.16±0.13)μJ、(2.25±0.48)V和(112.66±13.61)ms;2组比较:早期缺血-再灌注后各指标与早期缺血对照组各指标间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表明AMI再灌注后较缺血后VVP延长,VFT下降,ERP缩短;AMI早期再灌注组SIC下移.结论:AMI早期再灌注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的产生与折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