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2 | 下载36

目的:探讨胸腺树突状细胞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严重创伤后脓毒症和MODS的基础研究与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运用光镜、电镜观察与免疫组织化学(CD1a与S100)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研究MODS大鼠胸腺中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复制小鼠酵母多糖MODS模型,伤后12小时(MODS早期)观察到胸腺树突状细胞增生和过高反应,伴有淋巴细胞大量凋亡;伤后2~3日(MODS进展期),树突状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形态萎缩,淋巴细胞凋亡减轻.结论:树突状细胞的病理改变不仅可能是MODS的早发病变和启动因素之一,且可能是影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或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形成和转归,使病程走向MODS的一种重要细胞病变.

作者:陆江阳;王晓虹;孙宇;胡森;杨毅;李玲

来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1 年 13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2 | 下载:36
作者:
陆江阳;王晓虹;孙宇;胡森;杨毅;李玲
来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1 年 13卷 11期
标签: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树突状细胞 细胞凋亡 超微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胸腺树突状细胞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严重创伤后脓毒症和MODS的基础研究与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运用光镜、电镜观察与免疫组织化学(CD1a与S100)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研究MODS大鼠胸腺中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复制小鼠酵母多糖MODS模型,伤后12小时(MODS早期)观察到胸腺树突状细胞增生和过高反应,伴有淋巴细胞大量凋亡;伤后2~3日(MODS进展期),树突状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形态萎缩,淋巴细胞凋亡减轻.结论:树突状细胞的病理改变不仅可能是MODS的早发病变和启动因素之一,且可能是影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或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形成和转归,使病程走向MODS的一种重要细胞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