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 | 下载266

目的 观察不同致病因素脑损伤昏迷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122例,根据致病因素将患者分为直接损伤组(66例)和间接损伤组(56例);按BIS值分为<60组(80例)和≥60组(42例).入ICU 3 d内或停用镇静剂24 h后持续监测BIS 12 h,计算其均值(BISmean);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存活概率(P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于监测当日取静脉血检测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统计患者的病死率与神经学不良转归率.结果 ①不同致病因素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PS及住ICU时间无明显差异.②直接损伤组BISmean、GCS(分)均明显低于间接损伤组[BISmean:39.0(2.5,58.0)比59.0(42.0,71.0),GCS评分:3(3,5)比4(3,6),均P<0.01],血清S100蛋白(mg/L)明显高于间接损伤组[2.30(0.75,6.66)比0.84(0.40,3.62),P<0.01],NSE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③BIS<60组病死率、神经学不良转归率均明显高于BIS≥60组(病死率:67.50%比40.48%,神经学不良转归率:86.25%比66.67%,P<0.01和P<0.05);BIS< 60时直接损伤组与间接损伤组病死率、神经学不良转归率无明显差异.结

作者:李海玲;缪文丽;任红贤;林慧艳;王洪萍

来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3 年 25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 | 下载:266
作者:
李海玲;缪文丽;任红贤;林慧艳;王洪萍
来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3 年 25卷 3期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脑损伤 致病因素 预后 Bispectral index Brain injury Pathogenic factor Prognosis
目的 观察不同致病因素脑损伤昏迷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122例,根据致病因素将患者分为直接损伤组(66例)和间接损伤组(56例);按BIS值分为<60组(80例)和≥60组(42例).入ICU 3 d内或停用镇静剂24 h后持续监测BIS 12 h,计算其均值(BISmean);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存活概率(P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于监测当日取静脉血检测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统计患者的病死率与神经学不良转归率.结果 ①不同致病因素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PS及住ICU时间无明显差异.②直接损伤组BISmean、GCS(分)均明显低于间接损伤组[BISmean:39.0(2.5,58.0)比59.0(42.0,71.0),GCS评分:3(3,5)比4(3,6),均P<0.01],血清S100蛋白(mg/L)明显高于间接损伤组[2.30(0.75,6.66)比0.84(0.40,3.62),P<0.01],NSE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③BIS<60组病死率、神经学不良转归率均明显高于BIS≥60组(病死率:67.50%比40.48%,神经学不良转归率:86.25%比66.67%,P<0.01和P<0.05);BIS< 60时直接损伤组与间接损伤组病死率、神经学不良转归率无明显差异.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