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370

20世纪50年代,Guyton提出心排血量(CO)与静脉回流(VR)平衡学说,以右房压(Pra)作为因变量,同时描记VR与右心功能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即为当前Pra下的循环血流量.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休克患者,主要进行液体复苏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达到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和组织灌注的首要治疗目标.本文通过休克患者VR曲线的动态演变特点,阐述全身平均充盈压(Pmsf)、静脉血管阻力(Rv)、张力性容量(Vs)等生理指标在干预治疗时发生的变化,以更准确地解读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从目标导向的角度指导休克的临床治疗.

作者:沈剑;安友仲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 年 31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370
作者:
沈剑;安友仲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 年 31卷 5期
标签:
心排血量 静脉回流 全身平均充盈压 张力性容量 休克 血流动力学 Cardiac output Venous return Mean systemic filling pressure Stressed volume Shock Hemodynamic
20世纪50年代,Guyton提出心排血量(CO)与静脉回流(VR)平衡学说,以右房压(Pra)作为因变量,同时描记VR与右心功能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即为当前Pra下的循环血流量.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休克患者,主要进行液体复苏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达到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和组织灌注的首要治疗目标.本文通过休克患者VR曲线的动态演变特点,阐述全身平均充盈压(Pmsf)、静脉血管阻力(Rv)、张力性容量(Vs)等生理指标在干预治疗时发生的变化,以更准确地解读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从目标导向的角度指导休克的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