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0 | 下载9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间段内脓毒症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NF-κB)对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sham)组和盲肠结扎(CLP)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RT-PCR法分别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0)总量和脾细胞相应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同时采用电泳迁移率滞后分析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 DNA结合活性.结果 CLP组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0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ham组;CLP组有活性的NF-κB增多,以正调节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表达为主,TNFα和IL-6基因表达增高,且在4~18 h调节IL-6(P<O.01)的作用高于TNFα(P<0.05),而对抗炎因子IL-10的强化调节作用略有下降(P>0.05).结论随着脓毒症时间的推移,活性NF-κB增多,对促炎因子的正调节作用高于抗炎因子,是造成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不同时间脓毒症细胞因子失衡程度不同,脓毒症的发展趋势亦不同.

作者:苏建荣;张正;孙东旭;Aparn Krishan;Gabriel Fernandas

来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 年 15卷 1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0 | 下载:9
作者:
苏建荣;张正;孙东旭;Aparn Krishan;Gabriel Fernandas
来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 年 15卷 15期
标签:
脓毒症 细胞因子 核转录因子 时间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间段内脓毒症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NF-κB)对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sham)组和盲肠结扎(CLP)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RT-PCR法分别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0)总量和脾细胞相应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同时采用电泳迁移率滞后分析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 DNA结合活性.结果 CLP组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0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ham组;CLP组有活性的NF-κB增多,以正调节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表达为主,TNFα和IL-6基因表达增高,且在4~18 h调节IL-6(P<O.01)的作用高于TNFα(P<0.05),而对抗炎因子IL-10的强化调节作用略有下降(P>0.05).结论随着脓毒症时间的推移,活性NF-κB增多,对促炎因子的正调节作用高于抗炎因子,是造成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不同时间脓毒症细胞因子失衡程度不同,脓毒症的发展趋势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