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0 | 下载9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逆转乳腺癌细胞内分泌耐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高浓度短时间冲击法建立三苯氧胺(tamoxifen,TAM)耐药细胞株(MCF-7Ca/TAM-R).根据槲皮素给药浓度将实验组MCF-7Ca/TAM-R细胞分为实验1组(10μ mol/L)、实验2组(25μmol/L)和实验3组(50μmol/L),各浓度组再分成2个亚组:槲皮素+OHT(4-hydroxytamoxifen,4-OH-TAM)同时干预组、槲皮素干预12h后加入OHT序贯干预组;阴性对照组加入OHT;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噻唑蓝法(MTT)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结果 高浓度短时间冲击法成功建立人乳腺癌三苯氧胺耐药细胞株.各实验组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和凋亡(P =0.000),该效应随槲皮素诱导剂量的递增而增强(P =0.000);低剂量(10μmol/L)用药对耐药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显著影响(P>0.05和P>0.002),槲皮素和三苯氧胺同时或序贯给药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02).结论 在槲皮素诱导下,三苯氧胺对耐药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效应随槲皮素诱导剂量的增加而增强,提示槲皮素可能具有逆转乳腺癌细胞对三苯氧胺的耐药性,该效应与槲皮素和三苯氧胺同时或序贯给药无关.

作者:王红鲜;张好云;陶霖玉;齐柯;冯铎;李呈英;卫文俊;孔恒;林秋生

来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年 2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0 | 下载:9
作者:
王红鲜;张好云;陶霖玉;齐柯;冯铎;李呈英;卫文俊;孔恒;林秋生
来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年 24卷 5期
标签:
槲皮素 乳腺癌 三苯氧胺耐药 内分泌治疗 Quercetin breast cancer Tamoxifen-resistance endocrine therapy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逆转乳腺癌细胞内分泌耐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高浓度短时间冲击法建立三苯氧胺(tamoxifen,TAM)耐药细胞株(MCF-7Ca/TAM-R).根据槲皮素给药浓度将实验组MCF-7Ca/TAM-R细胞分为实验1组(10μ mol/L)、实验2组(25μmol/L)和实验3组(50μmol/L),各浓度组再分成2个亚组:槲皮素+OHT(4-hydroxytamoxifen,4-OH-TAM)同时干预组、槲皮素干预12h后加入OHT序贯干预组;阴性对照组加入OHT;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噻唑蓝法(MTT)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结果 高浓度短时间冲击法成功建立人乳腺癌三苯氧胺耐药细胞株.各实验组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和凋亡(P =0.000),该效应随槲皮素诱导剂量的递增而增强(P =0.000);低剂量(10μmol/L)用药对耐药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显著影响(P>0.05和P>0.002),槲皮素和三苯氧胺同时或序贯给药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02).结论 在槲皮素诱导下,三苯氧胺对耐药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效应随槲皮素诱导剂量的增加而增强,提示槲皮素可能具有逆转乳腺癌细胞对三苯氧胺的耐药性,该效应与槲皮素和三苯氧胺同时或序贯给药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