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7 | 下载51

目的 比较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患肢置管溶栓与经足背溶栓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市立医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共52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置管溶栓组(A组)和经足背溶栓组(B组).其中置管溶栓组28例,术前均置入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经足背溶栓组24例,置入临时下腔静脉滤器10例.通过监测患者临床症状、测量下肢周径变化、溶栓并发症、远期通畅率及瓣膜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置管溶栓组术后24h患者肢体肿胀开始减轻,3~5d后下肢疼痛、肿胀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溶栓治疗后7d症状基本消退.经足背溶栓组一般48 ~ 72 h后开始起效,7d后症状明显改善.置管溶栓组应用尿激酶总量为(320±100)×104u,总疗程为4~7d;经足背溶栓组应用尿激酶总量为(460±120)× 104u,总疗程为6~10d.置管溶栓组治疗后大、小腿的肢体消肿率分别为(90.12±6.15)%和(86.74±7.24)%,经足背静脉溶栓组治疗后大、小腿的肢体消肿率分别为(85.71±5.54)%和(85.16±6.57)%,置管溶栓组治疗后Ⅲ级血栓溶解率患者达82.1%,经足背静脉溶栓组治疗后Ⅲ级血栓溶解率患者为50%,两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小隐静脉置

作者:方灿军;胡何节;潘力生

来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2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7 | 下载:51
作者:
方灿军;胡何节;潘力生
来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20期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静脉滤器 导管溶栓 小隐静脉 venous thrombosis vena cava filters trans-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 small saphenous vein
目的 比较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患肢置管溶栓与经足背溶栓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市立医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共52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置管溶栓组(A组)和经足背溶栓组(B组).其中置管溶栓组28例,术前均置入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经足背溶栓组24例,置入临时下腔静脉滤器10例.通过监测患者临床症状、测量下肢周径变化、溶栓并发症、远期通畅率及瓣膜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置管溶栓组术后24h患者肢体肿胀开始减轻,3~5d后下肢疼痛、肿胀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溶栓治疗后7d症状基本消退.经足背溶栓组一般48 ~ 72 h后开始起效,7d后症状明显改善.置管溶栓组应用尿激酶总量为(320±100)×104u,总疗程为4~7d;经足背溶栓组应用尿激酶总量为(460±120)× 104u,总疗程为6~10d.置管溶栓组治疗后大、小腿的肢体消肿率分别为(90.12±6.15)%和(86.74±7.24)%,经足背静脉溶栓组治疗后大、小腿的肢体消肿率分别为(85.71±5.54)%和(85.16±6.57)%,置管溶栓组治疗后Ⅲ级血栓溶解率患者达82.1%,经足背静脉溶栓组治疗后Ⅲ级血栓溶解率患者为50%,两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小隐静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