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cell lymphoma,ALCL)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4月在我院诊断并接受治疗和随访的20例ALCL患儿,采用本院制定的B-NHL 2001方案进行危险度分组和治疗,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ALCL患儿20例,男9例,女11例,诊断时中位年龄8.4(1.9 ~15.4)岁,>10岁者7例.诊断时Ⅱ期、Ⅲ期和Ⅳ期患儿分别有1例、11例和8例.8例原发于颈部淋巴结,而纵隔、腹腔、腹股沟和腋窝等部位各2例,右腰大肌和左上臂肌各1例,髋骨和右肱骨各1例.15例发病时有B症状,6例ECT显示有骨骼侵润,2例骨髓穿刺见肿瘤细胞,初诊时血清乳酸脱氢酶和铁蛋白增高1倍以上者各6例.病理分析显示17例为T细胞型,16/18例免疫组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激酶(ALK)阳性.所有患儿均接受了R3组治疗,有2例初诊为横纹肌肉瘤,其中1例给予AVCP方案一疗程后明确诊断转入R3,1例Ⅱ期患儿接受R2期治疗未缓解转入R3,另有1例初诊T-NHL,以PVDL方案治疗一疗程转入R3.5年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9.3±10.5)%和(74.0±10.1)%.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10岁组患儿复发风险更大,而性别、病理类型、分期、原发部位、是否有骨骼或骨髓侵润、血清乳酸脱氢酶和铁蛋白水平等,对
作者:叶启东;汤静燕;潘慈;薛惠良;陈静;周敏;江华;王坚敏;汤燕静
来源: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12 年 17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