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2 | 下载108

目的 探讨以黄芪多糖/壳聚糖/聚乳酸(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chitosan/polylactic acid,AP/C/PLA)为支架的组织工程技术修复水平型牙周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杂种犬10只,体重13±2 kg,以犬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为种子细胞,分别与AP/C/PLA及C/PLA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复合物.10只实验犬于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颊侧制备水平型牙周缺损模型.将牙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n=10):A组,缺损直接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空白对照;B组,缺损处植入AP/C/PLA和条件培养基,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培养基对照;C组,缺损处复合植入C/PLA和MSCs,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材料对照;D组,缺损处复合植入AP/C/PLA和MSCs,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实验组.术后8周,分别收集牙周标本行大体观察、X线片及组织学观测.结果 体外诱导培养的MSCs表达Ⅰ型胶原及碱性磷酸酶,具有成骨细胞活性.各组动物对手术耐受性好,术后观察期内未见支架材料暴露,伤口愈合良好.X线片检查可见,A组牙槽骨密度及高度无明显增加;B组骨密度有一定程度增加,根分叉处增高的牙槽骨量少,邻间牙槽骨无明显增加;C组骨密度增加,根分叉处牙槽骨基本恢复原有高度,邻间牙槽骨增加不明显;D组骨密度明显增加,根分叉处和邻间牙槽骨基本恢复原有高度

作者:许春姣;翦新春;郭峰;高清平;李娟;赵晶;李芬莲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7 年 21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2 | 下载:108
作者:
许春姣;翦新春;郭峰;高清平;李娟;赵晶;李芬莲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7 年 21卷 7期
标签:
组织工程骨 黄芪多糖 骨髓基质细胞 水平型牙周缺损 牙周再生
目的 探讨以黄芪多糖/壳聚糖/聚乳酸(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chitosan/polylactic acid,AP/C/PLA)为支架的组织工程技术修复水平型牙周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杂种犬10只,体重13±2 kg,以犬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为种子细胞,分别与AP/C/PLA及C/PLA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复合物.10只实验犬于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颊侧制备水平型牙周缺损模型.将牙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n=10):A组,缺损直接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空白对照;B组,缺损处植入AP/C/PLA和条件培养基,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培养基对照;C组,缺损处复合植入C/PLA和MSCs,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材料对照;D组,缺损处复合植入AP/C/PLA和MSCs,龈瓣冠向复位缝合,作为实验组.术后8周,分别收集牙周标本行大体观察、X线片及组织学观测.结果 体外诱导培养的MSCs表达Ⅰ型胶原及碱性磷酸酶,具有成骨细胞活性.各组动物对手术耐受性好,术后观察期内未见支架材料暴露,伤口愈合良好.X线片检查可见,A组牙槽骨密度及高度无明显增加;B组骨密度有一定程度增加,根分叉处增高的牙槽骨量少,邻间牙槽骨无明显增加;C组骨密度增加,根分叉处牙槽骨基本恢复原有高度,邻间牙槽骨增加不明显;D组骨密度明显增加,根分叉处和邻间牙槽骨基本恢复原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