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9 | 下载0

目的 了解病理性瘢痕(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中脂质过氧化产物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opper, zinc-superoxide dismutase, CuZn-SOD)的变化.方法 取2005年5月-2005年8月收治患者自愿捐献的标本.瘢痕疙瘩组10例,年龄16~35岁,平均病程2.2年;增生性瘢痕组10例,年龄17~32岁,平均病程8个月;正常皮肤组8例,年龄16~34岁.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3组标本中CuZn-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uZn-SOD蛋白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并对其进行评分.结果 正常皮肤组、增生性瘢痕组及瘢痕疙瘩组MDA含量分别为(0.8213±0.0864)、(1.1390±0.1067)、(1.1900±0.0748)nmol/mg prot;CuZn-SOD活力分别为(20.60±5.56)、(31.65±2.21)、(34.36±5.01)U/mg prot.增生性瘢痕组和瘢痕疙瘩组MDA含量与CuZn-SOD活力同正常皮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瘢痕组及瘢痕疙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均有CuZn-SOD蛋白阳性表达.正常皮肤组、增生性瘢痕组及瘢痕疙瘩组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分别为(2.20±0.45)、(4.14±0.90)、(4.43±0.79)分;在真皮成纤维细胞中评分分别为(1.60±0.89)、(4.00±0.8

作者:李伟人;岑瑛;王怀胜;陈伟;刘大庆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 年 22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9 | 下载:0
作者:
李伟人;岑瑛;王怀胜;陈伟;刘大庆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 年 22卷 7期
标签: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目的 了解病理性瘢痕(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中脂质过氧化产物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opper, zinc-superoxide dismutase, CuZn-SOD)的变化.方法 取2005年5月-2005年8月收治患者自愿捐献的标本.瘢痕疙瘩组10例,年龄16~35岁,平均病程2.2年;增生性瘢痕组10例,年龄17~32岁,平均病程8个月;正常皮肤组8例,年龄16~34岁.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3组标本中CuZn-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uZn-SOD蛋白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并对其进行评分.结果 正常皮肤组、增生性瘢痕组及瘢痕疙瘩组MDA含量分别为(0.8213±0.0864)、(1.1390±0.1067)、(1.1900±0.0748)nmol/mg prot;CuZn-SOD活力分别为(20.60±5.56)、(31.65±2.21)、(34.36±5.01)U/mg prot.增生性瘢痕组和瘢痕疙瘩组MDA含量与CuZn-SOD活力同正常皮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瘢痕组及瘢痕疙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均有CuZn-SOD蛋白阳性表达.正常皮肤组、增生性瘢痕组及瘢痕疙瘩组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分别为(2.20±0.45)、(4.14±0.90)、(4.43±0.79)分;在真皮成纤维细胞中评分分别为(1.60±0.89)、(4.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