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8 | 下载180

目的 分析比较围生期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特征及疗效,观察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探索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102例围生期DVT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DVT组).选取同期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未发生DVT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DVT组采取一般治疗及溶栓治疗,观察疗效和预后.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DVT多发于孕产妇产褥期(89.22%),以左下肢(85.29%)、股静脉(40.20%)和髂外静脉(22.55%)多发,初始症状多伴有疼痛(59.80%).DVT组中,2例由于DVT并发的肺栓塞死亡,剩余100例DVT症状均得到缓解.体重指数(BMI)≥25kg/m2、剖腹产、产褥期卧床时间≥72h、产后出血、血清D-二聚体(D-D)水平、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ATPP)、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降低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升高的围生期孕产妇DVT发生率较高(P<0.05).其中产褥期卧床时间≥72h和产后出血是围生期孕产妇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DVT多发于孕产妇产褥期,以左下肢、股静脉和髂外静脉多发,初始症状多伴有疼痛.产褥期卧床时间≥72h和产后出血是围生期孕产妇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充分认识DVT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对孕

作者:史怀淮;刘扬

来源:中国性科学 2021 年 30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8 | 下载:180
作者:
史怀淮;刘扬
来源:
中国性科学 2021 年 30卷 3期
标签:
围生期孕产妇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特征 预后
目的 分析比较围生期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特征及疗效,观察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探索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102例围生期DVT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DVT组).选取同期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未发生DVT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DVT组采取一般治疗及溶栓治疗,观察疗效和预后.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DVT多发于孕产妇产褥期(89.22%),以左下肢(85.29%)、股静脉(40.20%)和髂外静脉(22.55%)多发,初始症状多伴有疼痛(59.80%).DVT组中,2例由于DVT并发的肺栓塞死亡,剩余100例DVT症状均得到缓解.体重指数(BMI)≥25kg/m2、剖腹产、产褥期卧床时间≥72h、产后出血、血清D-二聚体(D-D)水平、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ATPP)、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降低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升高的围生期孕产妇DVT发生率较高(P<0.05).其中产褥期卧床时间≥72h和产后出血是围生期孕产妇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DVT多发于孕产妇产褥期,以左下肢、股静脉和髂外静脉多发,初始症状多伴有疼痛.产褥期卧床时间≥72h和产后出血是围生期孕产妇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充分认识DVT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对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