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 | 下载7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妇科诊治的6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诊断为PCOS分为PCOS组(n=152)和非PCOS组(n=504).对两组进行随访,比较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PCOS与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平均随访(2.6±0.6)年,PCOS组失访2例,宫颈上皮内病变率为48%(72/150).非PCOS组失访1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率为17.81%(88/494).PCOS组宫颈上皮内病变率显著高于非PCOS组(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1:PCOS组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病风险是非PCOS组的2.176倍[95%CI(1.990~4.068)];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校正了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高脂血症,结果显示,PCOS组的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病风险是非PCOS组的1.820倍[95%CI(1.405~3.550)];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进一步校正了糖尿病、吸烟、饮酒、民族、宫颈上皮病变家族史、孕产史、初次性行为年龄、性生活频率、性伴侣数量、避孕方式、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率等,结果显示,PCOS组的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病风险是非PCOS组的1.632倍[95%CI(1.387~3.002)].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增加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发病

作者:周雪勤;梁海莹;胡明淼;黄梅香;黄霄燕;唐冬梅

来源:中国性科学 2021 年 30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 | 下载:7
作者:
周雪勤;梁海莹;胡明淼;黄梅香;黄霄燕;唐冬梅
来源:
中国性科学 2021 年 30卷 9期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宫颈上皮内病变;风险;前瞻性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妇科诊治的6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诊断为PCOS分为PCOS组(n=152)和非PCOS组(n=504).对两组进行随访,比较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PCOS与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平均随访(2.6±0.6)年,PCOS组失访2例,宫颈上皮内病变率为48%(72/150).非PCOS组失访1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率为17.81%(88/494).PCOS组宫颈上皮内病变率显著高于非PCOS组(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1:PCOS组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病风险是非PCOS组的2.176倍[95%CI(1.990~4.068)];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校正了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高脂血症,结果显示,PCOS组的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病风险是非PCOS组的1.820倍[95%CI(1.405~3.550)];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进一步校正了糖尿病、吸烟、饮酒、民族、宫颈上皮病变家族史、孕产史、初次性行为年龄、性生活频率、性伴侣数量、避孕方式、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率等,结果显示,PCOS组的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病风险是非PCOS组的1.632倍[95%CI(1.387~3.002)].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增加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