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88 | 下载18

目的:探讨社交恐怖症(SPH)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与患者个性特征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SPH组和正常对照(NC)组各60例,入组时按要求填写防御方式问卷(FDSQ)、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艾森格人格问卷(EPQ).结果:SPH患乾的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分(分别为4.90±0.59和4.71±0.92)显著高于NC组(3.86±0.98),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5.36±1.09)显著低于NC组(5.80±0.81),回避等防御机制分(6.62±1.35)显著高于NC组(5.72±1.78).SPH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明显低于NC组,惩罚、拒绝和过度保护因子分明显高于NC组.EPQ结果:SPH患者神经质标准分(SN)显著高于NC组,外向标准分(SE)显著低于NC组.相关分析结果:SPH患者父母拒绝、否定和过度保护养育方式以及EPQ神经质个性特征与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机制的使用显著相关.结论:SPH患者更多使用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并与个性缺陷和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SPH患者较之正常人特征性使用回避等防御机制,此乃SPH临床症状产生的病理心理基础,亦是心理治疗的核心靶症状.

作者:林雄标;胡纪泽

来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年 16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88 | 下载:18
作者:
林雄标;胡纪泽
来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年 16卷 3期
标签:
社交恐怖症 防御机制 父母养育方式
目的:探讨社交恐怖症(SPH)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与患者个性特征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SPH组和正常对照(NC)组各60例,入组时按要求填写防御方式问卷(FDSQ)、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艾森格人格问卷(EPQ).结果:SPH患乾的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分(分别为4.90±0.59和4.71±0.92)显著高于NC组(3.86±0.98),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5.36±1.09)显著低于NC组(5.80±0.81),回避等防御机制分(6.62±1.35)显著高于NC组(5.72±1.78).SPH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明显低于NC组,惩罚、拒绝和过度保护因子分明显高于NC组.EPQ结果:SPH患者神经质标准分(SN)显著高于NC组,外向标准分(SE)显著低于NC组.相关分析结果:SPH患者父母拒绝、否定和过度保护养育方式以及EPQ神经质个性特征与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机制的使用显著相关.结论:SPH患者更多使用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并与个性缺陷和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SPH患者较之正常人特征性使用回避等防御机制,此乃SPH临床症状产生的病理心理基础,亦是心理治疗的核心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