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57 | 下载121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的相关因素,确定其相对重要性排序.方法:在全国5个省份选取60 ~98岁老年人240名,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评估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孤独感量表(ULS)、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主观心理变量(孤独感、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采用优势分析探讨11个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等)和3个主观心理变量中能预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结果:按相对重要性,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因素依次为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孤独感、子女是否看望、年龄和子女数量(贡献率分别为25.00%、25.00%、22.22%、11.11%、11.11%、5.56%);老年人正性情绪的相关因素依次为心理韧性、受教育程度和子女是否外出打工(贡献率分别为91.89%、5.41%、2.70%);老年人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依次为孤独感、婚姻状况、性别和子女数量(贡献率分别为88.24%、5.88%、2.94%和2.94%).结论: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不同成分的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存在差异.主观心理变量对各维度的相对重要性占更大比重,人口学变量的相关度较低.

作者:于晓琳;陈有国;曲孝原;黄希庭

来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 年 30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57 | 下载:121
作者:
于晓琳;陈有国;曲孝原;黄希庭
来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 年 30卷 6期
标签:
主观幸福感 老年人 优势分析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elderly dominance analysis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的相关因素,确定其相对重要性排序.方法:在全国5个省份选取60 ~98岁老年人240名,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评估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孤独感量表(ULS)、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主观心理变量(孤独感、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采用优势分析探讨11个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等)和3个主观心理变量中能预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结果:按相对重要性,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因素依次为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孤独感、子女是否看望、年龄和子女数量(贡献率分别为25.00%、25.00%、22.22%、11.11%、11.11%、5.56%);老年人正性情绪的相关因素依次为心理韧性、受教育程度和子女是否外出打工(贡献率分别为91.89%、5.41%、2.70%);老年人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依次为孤独感、婚姻状况、性别和子女数量(贡献率分别为88.24%、5.88%、2.94%和2.94%).结论: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不同成分的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存在差异.主观心理变量对各维度的相对重要性占更大比重,人口学变量的相关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