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3 | 下载7

目的:探索大学生群体中诈骗受害者的人格特质.方法:选取5个省份8所大学的957名大学生,采用大五人格问卷简版(CBF-PI-B)、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自编诈骗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别对CBF-PI-B、PDQ-4+各因子与诈骗受害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有718名大学生经历过一种或多种模式诈骗,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BF-PI-B的神经质与开放性因子与诈骗受害者有较弱效应;PDQ-4+的多项因子与诈骗受害者有较强的效应,反社会因子与与冒充权威机关、冒充亲友、虚假商品、抽奖中奖4种诈骗模式均具有主效应(OR=1.34、1.35、1.24、1.25,均P<0.01),边缘型因子对冒充权威机关诈骗有主效应(OR=1.39,P<0.01),依赖型因子对兼职、抽奖2种诈骗模式有主效应(OR=1.18、1.22,均P<0.05).女性在冒充权威机关、冒充帅哥美女、兼职3种诈骗下更易受骗(OR =0.51、0.40、0.39,均P<0.05).结论:反社会、边缘型、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大学生,尤其是有此类人格特质的女生,为诈骗受害者高危人群.

作者:许志炜;童泽林;郭昱琅;李静

来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1 年 35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3 | 下载:7
作者:
许志炜;童泽林;郭昱琅;李静
来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1 年 35卷 9期
标签:
诈骗受害者;人格障碍;大五人格
目的:探索大学生群体中诈骗受害者的人格特质.方法:选取5个省份8所大学的957名大学生,采用大五人格问卷简版(CBF-PI-B)、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自编诈骗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别对CBF-PI-B、PDQ-4+各因子与诈骗受害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有718名大学生经历过一种或多种模式诈骗,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BF-PI-B的神经质与开放性因子与诈骗受害者有较弱效应;PDQ-4+的多项因子与诈骗受害者有较强的效应,反社会因子与与冒充权威机关、冒充亲友、虚假商品、抽奖中奖4种诈骗模式均具有主效应(OR=1.34、1.35、1.24、1.25,均P<0.01),边缘型因子对冒充权威机关诈骗有主效应(OR=1.39,P<0.01),依赖型因子对兼职、抽奖2种诈骗模式有主效应(OR=1.18、1.22,均P<0.05).女性在冒充权威机关、冒充帅哥美女、兼职3种诈骗下更易受骗(OR =0.51、0.40、0.39,均P<0.05).结论:反社会、边缘型、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大学生,尤其是有此类人格特质的女生,为诈骗受害者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