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0 | 下载56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心理状况和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按登记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对照组(B组),进行糖尿病知识问卷、糖尿病生命质量问卷调查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并对其血糖、血脂、体重等代谢指标的控制情况进行比较,两组均给以降糖药物治疗,A组并给予行为干预,6个月后两组重复上述量表测评及代谢指标检测,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问卷采用自拟糖尿病知识问卷、丁元林修订的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QOL)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生命质量问卷总分:A组100.3±28.6、B组138.9±10.7;生命质量满意度:A组33.3±8.4、B组42.8±9.2;影响程度:A组46.4±3.4、B组57.2±4.2;忧郁程度Ⅰ:A组12.6±2.1、 B组18.8±2.4;忧郁程度Ⅱ:A组8.8±2.6、B组13.9±1.1,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A组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症状、忧郁、焦虑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显著(P <0.05),而B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治疗前后强迫症状均有显著差异(P <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等,A组较B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 <0.01).结论行为干预治疗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心理状况及糖代谢情况起着确切的积

作者:孙冰;孙海玲;班博;于世鹏;李萍;张梅;张丽芳;魏红;孙琳;乔庆荣;张红丽

来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年 14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0 | 下载:56
作者:
孙冰;孙海玲;班博;于世鹏;李萍;张梅;张丽芳;魏红;孙琳;乔庆荣;张红丽
来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年 14卷 2期
标签:
2型糖尿病 行为干预 生命质量 心理状况 代谢性指标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心理状况和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按登记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对照组(B组),进行糖尿病知识问卷、糖尿病生命质量问卷调查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并对其血糖、血脂、体重等代谢指标的控制情况进行比较,两组均给以降糖药物治疗,A组并给予行为干预,6个月后两组重复上述量表测评及代谢指标检测,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问卷采用自拟糖尿病知识问卷、丁元林修订的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QOL)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生命质量问卷总分:A组100.3±28.6、B组138.9±10.7;生命质量满意度:A组33.3±8.4、B组42.8±9.2;影响程度:A组46.4±3.4、B组57.2±4.2;忧郁程度Ⅰ:A组12.6±2.1、 B组18.8±2.4;忧郁程度Ⅱ:A组8.8±2.6、B组13.9±1.1,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A组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症状、忧郁、焦虑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显著(P <0.05),而B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治疗前后强迫症状均有显著差异(P <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等,A组较B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 <0.01).结论行为干预治疗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心理状况及糖代谢情况起着确切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