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28 | 下载201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的白天过度嗜睡患者嗜睡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行为指导提供帮助.方法 病例按诊断分为特发性过度睡眠组(A组,n =2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组(B组,n =13)、发作性睡病组(C组,n =15),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Epworth嗜睡程度量表(ESS)进行睡眠质量和嗜睡程度评定,采用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3组患者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障碍两因子分B组[(7.85±1.72)分,(1.77±1.01)分,(2.38±0.65)分]均高于A组与C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F =18.37 11.21 25.67,P <0.01),而C组显著高于A组( P <0.05).ESS评分3组间比较B组[(14.31±3.98)分]显著高于A组与C组,均差异有极显著性( F =5.67,P <0.01);且A组与C组ESS总分均>6分,而B组>11分,MSLT测试各因子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 <0.01).两两比较睡眠发作次数C组高于A、B组( P <0.05或0.01),B组高于A组( P <0.01);睡眠潜伏期C组短于A、B组( P <0.05或0.01),且B组短于A组( P <0.01);快眼动睡眠次数C组高于A、B组( P <0.01),快眼动睡眠潜伏期较A、B组显著缩短( P <0.01).结论 不同原因的EDS患者其睡眠质量、嗜睡程度、MLST各有特征,对患者采用PSQI、ESS评定和MSLT测试综合评价,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及行为

作者:杜好瑞;赵洪祖;严宏力;崔二龙;李冲

来源: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9 年 1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28 | 下载:201
作者:
杜好瑞;赵洪祖;严宏力;崔二龙;李冲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9 年 18卷 6期
标签:
过度嗜睡 睡眠质量 嗜睡程度 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 Excessive drowsiness Sleep quality Drowsiness degree Multiple sleep test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的白天过度嗜睡患者嗜睡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行为指导提供帮助.方法 病例按诊断分为特发性过度睡眠组(A组,n =2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组(B组,n =13)、发作性睡病组(C组,n =15),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Epworth嗜睡程度量表(ESS)进行睡眠质量和嗜睡程度评定,采用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3组患者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障碍两因子分B组[(7.85±1.72)分,(1.77±1.01)分,(2.38±0.65)分]均高于A组与C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F =18.37 11.21 25.67,P <0.01),而C组显著高于A组( P <0.05).ESS评分3组间比较B组[(14.31±3.98)分]显著高于A组与C组,均差异有极显著性( F =5.67,P <0.01);且A组与C组ESS总分均>6分,而B组>11分,MSLT测试各因子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 <0.01).两两比较睡眠发作次数C组高于A、B组( P <0.05或0.01),B组高于A组( P <0.01);睡眠潜伏期C组短于A、B组( P <0.05或0.01),且B组短于A组( P <0.01);快眼动睡眠次数C组高于A、B组( P <0.01),快眼动睡眠潜伏期较A、B组显著缩短( P <0.01).结论 不同原因的EDS患者其睡眠质量、嗜睡程度、MLST各有特征,对患者采用PSQI、ESS评定和MSLT测试综合评价,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