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2 | 下载240

目的 调查抑郁症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并评估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抑郁症家属和健康对照者各100名,并将家属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家属对照组,心理干预组接受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包括健康问卷12项(CHQ-12)、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结果 抑郁症家属CHQ≥4分比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x2=4.39,P<0.05),TAS-20[(52.36±10.71)分;(47.59±10.06)分;t=3.25,P<0.01]、CHQ-12[(2.97±2.41)分;(2.01±1.95)分;t=3.10,P<0.01]、LSIA[(12.34±3.94)分;(14.89±3.99)分;t=4.54,P<0.01]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抑郁症家属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总病程及HAMD评分、其自身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述情障碍及应对方式(P<0.05).心理干预组消极应对(NC)、CHQ-12和LSIA评分第3月末较入组时有显著改善(P<0.01),而家属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较差,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

作者:汪作为;方芳;陈银娣;张少平

来源: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9 年 18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2 | 下载:240
作者:
汪作为;方芳;陈银娣;张少平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9 年 18卷 9期
标签:
抑郁症 家属 认知行为治疗 心理健康 Depression Family Cognitive behavior treatment Mental health
目的 调查抑郁症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并评估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抑郁症家属和健康对照者各100名,并将家属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家属对照组,心理干预组接受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包括健康问卷12项(CHQ-12)、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结果 抑郁症家属CHQ≥4分比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x2=4.39,P<0.05),TAS-20[(52.36±10.71)分;(47.59±10.06)分;t=3.25,P<0.01]、CHQ-12[(2.97±2.41)分;(2.01±1.95)分;t=3.10,P<0.01]、LSIA[(12.34±3.94)分;(14.89±3.99)分;t=4.54,P<0.01]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抑郁症家属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总病程及HAMD评分、其自身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述情障碍及应对方式(P<0.05).心理干预组消极应对(NC)、CHQ-12和LSIA评分第3月末较入组时有显著改善(P<0.01),而家属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较差,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