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6 | 下载40

目的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节点度及其核心节点分布属性的探讨,分析患者不同脑区对大脑整体信息传输活动重要性的改变.方法 对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24例对照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automated anatomical labeling, AAL)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采用FACT(fiber assignment by continuous tracking)方法进行纤维追踪,构建脑结构二值化网络.并对所得两组脑结构网络的网络平均度和节点度属性值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 (1)患者组的网络平均度属性值(7.82±0.56)较对照组(8.17±0.56)显著下降(P=0 04);(2)患者组节点度属性值(左侧海马:11.41±1.84;左侧海马旁回:6.41±1.33;左侧矩状裂:11.50±2.97;左侧梭状回:8.27±1.83)较对照组(14.43±2.26;8.54±2.15;14.79±2.80; 10.25± 1.36;均P<0.01,均通过FDR校正)显著下降.(3)两组脑结构网络的核心节点分布差异主要位于颞叶以及枕叶.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颞叶海马结构以及枕叶部分脑区在整个大脑信息传输活动中的重要性发生下降,这些脑区拓扑属性的受损导致患者大脑信息传输和整合能力发生紊乱.

作者:陈建淮;姚志剑;秦姣龙;汤浩;阎锐;花玲玲;卢青

来源: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4 年 23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6 | 下载:40
作者:
陈建淮;姚志剑;秦姣龙;汤浩;阎锐;花玲玲;卢青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4 年 23卷 12期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弥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网络 节点度 核心节点 Schizophrenia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Brain structural network Node degree Hubs
目的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节点度及其核心节点分布属性的探讨,分析患者不同脑区对大脑整体信息传输活动重要性的改变.方法 对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24例对照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automated anatomical labeling, AAL)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采用FACT(fiber assignment by continuous tracking)方法进行纤维追踪,构建脑结构二值化网络.并对所得两组脑结构网络的网络平均度和节点度属性值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 (1)患者组的网络平均度属性值(7.82±0.56)较对照组(8.17±0.56)显著下降(P=0 04);(2)患者组节点度属性值(左侧海马:11.41±1.84;左侧海马旁回:6.41±1.33;左侧矩状裂:11.50±2.97;左侧梭状回:8.27±1.83)较对照组(14.43±2.26;8.54±2.15;14.79±2.80; 10.25± 1.36;均P<0.01,均通过FDR校正)显著下降.(3)两组脑结构网络的核心节点分布差异主要位于颞叶以及枕叶.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颞叶海马结构以及枕叶部分脑区在整个大脑信息传输活动中的重要性发生下降,这些脑区拓扑属性的受损导致患者大脑信息传输和整合能力发生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