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1 | 下载20

目的:探讨反社会人格高危人群反应抑制的ERP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Go/Nogo范式,评估健康对照组( n=21)、反社会人格高危组(CD +AP)( n=18)和品行障碍组(CD)( n=18)反应抑制加工时间进程的ERP特点,主要分析三个组N2和P3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的特点。结果行为学数据显示健康对照组Nogo正确率[(93.13±2.71)%]显著高于CD组[(87.51±2.82)%, P<0.01]和CD +AP组[(85.63±2.45)%, P<0.01];ERP 数据显示,CD +AP 组的N2nogo[(-1.824±1.64)μV]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6.36±2.93)μV, P<0.01],且P3nogo[(5.52±2.79)μV]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1.26±4.92)μV, P<0.01];CD组P3nogo[(5.20±3.17)μV]显著低于健康对照[(11.26±4.92)μV, P<0.01]。结论 N2nogo和N2d通常发生在反应抑制的早期阶段,是冲突监控的敏感指标;P3nogo和P3d通常发生在反应抑制的晚期阶段,是行为抑制的敏感指标。可见,CD +AP组的冲突监控和行动抑制都明显受损,可能与反社会行为及冲动行为密切相关。

作者:关慕桢;廖扬;任慧娟;刘旭峰

来源: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6 年 25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1 | 下载:20
作者:
关慕桢;廖扬;任慧娟;刘旭峰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6 年 25卷 3期
标签:
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危人群 品行障碍 反应抑制 事件相关电位 High-risk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Conduct disorder Response inhibition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目的:探讨反社会人格高危人群反应抑制的ERP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Go/Nogo范式,评估健康对照组( n=21)、反社会人格高危组(CD +AP)( n=18)和品行障碍组(CD)( n=18)反应抑制加工时间进程的ERP特点,主要分析三个组N2和P3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的特点。结果行为学数据显示健康对照组Nogo正确率[(93.13±2.71)%]显著高于CD组[(87.51±2.82)%, P<0.01]和CD +AP组[(85.63±2.45)%, P<0.01];ERP 数据显示,CD +AP 组的N2nogo[(-1.824±1.64)μV]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6.36±2.93)μV, P<0.01],且P3nogo[(5.52±2.79)μV]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1.26±4.92)μV, P<0.01];CD组P3nogo[(5.20±3.17)μV]显著低于健康对照[(11.26±4.92)μV, P<0.01]。结论 N2nogo和N2d通常发生在反应抑制的早期阶段,是冲突监控的敏感指标;P3nogo和P3d通常发生在反应抑制的晚期阶段,是行为抑制的敏感指标。可见,CD +AP组的冲突监控和行动抑制都明显受损,可能与反社会行为及冲动行为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