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82 | 下载47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P300的发展特征。方法:180例7~12岁学龄期儿童按年龄分为7~8岁组( n=48)、9~10岁组( n=44)和11~12岁组( n=48),并进行Oddball任务检测,采用SPSS 21.0软件对行为学结果及P300的亚成分P3a、P3b波幅、潜伏期进行分析。 结果:(1)7~8岁组、9~10岁组、11~12岁组儿童击中数[49(47.25,50)个,50(49,50)个,50(50,50)个]、正确反应时[(533.37±56.94) ms,(486.91±61.12)ms,(411.55±51.97) ms]、虚报数[2(1,4)个,2(1,3)个,1(0,2)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χ 2=20.635,54.477,13.169,均 P<0.01)。(2)P3a波幅的年龄主效应( F=3.884, P=0.023)、年龄×刺激类型交互效应( F=3.314, P=0.038)显著,刺激类型主效应不显著( F=0.111, P=0.740)。11~12岁组靶P3a波幅[(11.02±6.00)μV]较7~8岁组[(7.36±4.48)μV]与9~10岁组[(7.76±5.17)μV]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P3a潜伏期、P3b波幅与潜伏期分组×条件交互效应均不显著( P>0.05)。 结论:P3a可能是学龄期儿童认知功能的敏感监测指标,11~12岁是

作者:张毅力;任艳玲;蔡婧;陈纡;马岭;陈芋圻;高鹏;王苏弘

来源: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1 年 30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82 | 下载:47
作者:
张毅力;任艳玲;蔡婧;陈纡;马岭;陈芋圻;高鹏;王苏弘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1 年 30卷 2期
标签:
学龄期 认知功能 Oddball任务 事件相关电位 P3a P3b School-age Cognitive function Oddball task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3a P3b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P300的发展特征。方法:180例7~12岁学龄期儿童按年龄分为7~8岁组( n=48)、9~10岁组( n=44)和11~12岁组( n=48),并进行Oddball任务检测,采用SPSS 21.0软件对行为学结果及P300的亚成分P3a、P3b波幅、潜伏期进行分析。 结果:(1)7~8岁组、9~10岁组、11~12岁组儿童击中数[49(47.25,50)个,50(49,50)个,50(50,50)个]、正确反应时[(533.37±56.94) ms,(486.91±61.12)ms,(411.55±51.97) ms]、虚报数[2(1,4)个,2(1,3)个,1(0,2)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χ 2=20.635,54.477,13.169,均 P<0.01)。(2)P3a波幅的年龄主效应( F=3.884, P=0.023)、年龄×刺激类型交互效应( F=3.314, P=0.038)显著,刺激类型主效应不显著( F=0.111, P=0.740)。11~12岁组靶P3a波幅[(11.02±6.00)μV]较7~8岁组[(7.36±4.48)μV]与9~10岁组[(7.76±5.17)μV]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P3a潜伏期、P3b波幅与潜伏期分组×条件交互效应均不显著( P>0.05)。 结论:P3a可能是学龄期儿童认知功能的敏感监测指标,11~12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