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2 | 下载86

目的 总结扩大室间隔切除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外科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4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13~66(38±16)岁,体重45~85( 62.4± 14.7 )kg.手术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按常规经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改良Morrow技术),同期完成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围术期及术后随访心脏超声心动图(UCG)或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左心房(LA)、左心室(LV)、左室流出道流速及压差(LVOT)、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结构和功能.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停机困难,体外循环(84.7±13.8)min,主动脉阻断(60.3±18.4)min.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小,左心室流出道内径较术前明显增宽,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SAM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示SAM消失.二次转机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住院时间11~23 d,平均12 d.34例获得6~26(14±3)个月随访,随访中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10 d、6个月及1年的超声心动图均提示LVOTG和室间隔厚度(IVST)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除术前外,其他各时间点的LVOTG和IVS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30例

作者:王海峰;陈绪发;周丹;陶凉

来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2 年 10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2 | 下载:86
作者:
王海峰;陈绪发;周丹;陶凉
来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2 年 10卷 10期
标签: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 心脏外科手术
目的 总结扩大室间隔切除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外科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4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13~66(38±16)岁,体重45~85( 62.4± 14.7 )kg.手术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按常规经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改良Morrow技术),同期完成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围术期及术后随访心脏超声心动图(UCG)或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左心房(LA)、左心室(LV)、左室流出道流速及压差(LVOT)、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结构和功能.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停机困难,体外循环(84.7±13.8)min,主动脉阻断(60.3±18.4)min.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小,左心室流出道内径较术前明显增宽,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SAM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示SAM消失.二次转机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住院时间11~23 d,平均12 d.34例获得6~26(14±3)个月随访,随访中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10 d、6个月及1年的超声心动图均提示LVOTG和室间隔厚度(IVST)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除术前外,其他各时间点的LVOTG和IVS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