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55 | 下载0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伤行为与其心理因素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为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干预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北京市2所大学在校学生794名,调查过去1 a内自伤行为的发生率和频率,同时测量自尊、自我挫败感、抑郁症状、边缘性人格障碍症状、无效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探讨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11.8%的大学生在过去1 a中有过1次或以上自伤行为,男生发生率(15.3%)高于女生(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父母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是自伤的危险因素(β男=3.42,P=0.025;β女=2.33,P=0.001),而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是自伤行为的保护因素(β男=-2.10,P=0.002;女生:β女=-1.60,P=0.045).结论 自伤行为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家庭教养方式对自伤行为有重要影响.应研究以家庭辅导为主的干预和预防策略.

作者:攸佳宁;钟杰;梁耀坚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3 年 3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55 | 下载:0
作者:
攸佳宁;钟杰;梁耀坚
来源:
中国学校卫生 2013 年 34卷 5期
标签:
自我伤害行为 精神卫生 家庭 回归分析 学生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伤行为与其心理因素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为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干预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北京市2所大学在校学生794名,调查过去1 a内自伤行为的发生率和频率,同时测量自尊、自我挫败感、抑郁症状、边缘性人格障碍症状、无效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探讨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11.8%的大学生在过去1 a中有过1次或以上自伤行为,男生发生率(15.3%)高于女生(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父母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是自伤的危险因素(β男=3.42,P=0.025;β女=2.33,P=0.001),而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是自伤行为的保护因素(β男=-2.10,P=0.002;女生:β女=-1.60,P=0.045).结论 自伤行为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家庭教养方式对自伤行为有重要影响.应研究以家庭辅导为主的干预和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