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0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与大学生近期自杀行为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以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年级共10 29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15岁之前自杀行为史、不良经历史以及一二级亲属自杀死亡、未遂和意念史,同时调查过去1 a自杀行为发生情况.结果 10 297名大学生中,15岁之前发生自杀意念、未遂的人数分别为516(5.0%)和63(0.6%)人;近1 a内发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人数分别为360(3.5%)和33(0.3%).15岁之前的自杀意念史与近1 a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关联指标OR值分别为4.0(95%CI=3.0 ~5.4)和6.1(95% CI=3.1 ~12.0);15岁之前的自杀未遂史与近1 a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关联指标OR值分别为4.2(95%CI=1.4 ~12.5)和114.0(95% CI=51.3 ~253.2).调整人口学、亲属自杀以及ACEs变量后,上述关联均出现一半以上的下降,但除15岁之前自杀意念史与近1 a自杀未遂关联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关联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史,尤其是自杀未遂史可能是大学生近期自杀行为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林胜;张志华;孙良;吴红燕;孙业桓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4 年 35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0
作者:
杨林胜;张志华;孙良;吴红燕;孙业桓
来源: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年 35卷 2期
标签:
学生,医科 自我伤害行为 自杀未遂 青少年 Students,medical Self-injurious behavior Suicide,attempted Adolescent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与大学生近期自杀行为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以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年级共10 29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15岁之前自杀行为史、不良经历史以及一二级亲属自杀死亡、未遂和意念史,同时调查过去1 a自杀行为发生情况.结果 10 297名大学生中,15岁之前发生自杀意念、未遂的人数分别为516(5.0%)和63(0.6%)人;近1 a内发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人数分别为360(3.5%)和33(0.3%).15岁之前的自杀意念史与近1 a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关联指标OR值分别为4.0(95%CI=3.0 ~5.4)和6.1(95% CI=3.1 ~12.0);15岁之前的自杀未遂史与近1 a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关联指标OR值分别为4.2(95%CI=1.4 ~12.5)和114.0(95% CI=51.3 ~253.2).调整人口学、亲属自杀以及ACEs变量后,上述关联均出现一半以上的下降,但除15岁之前自杀意念史与近1 a自杀未遂关联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关联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史,尤其是自杀未遂史可能是大学生近期自杀行为独立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