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0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身高增长特点,为儿童体格发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国7座城市随访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调查儿童的出生日期、性别等.根据WHO《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进行身高和体质量指数评价,采用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将基线、第1年和第2年随访时均为体型正常、超重和肥胖的2 479名儿童纳入分析.1年随访后,超重和肥胖儿童身高的年度增长值均>8 cm且高于体型正常儿童,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后,肥胖儿童的身高增幅最高,为15.48 cm,高于超重和体型正常的儿童,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发现,体型正常、超重和肥胖儿童中,身高<P25的比例逐年减少(12.08%,3.70%,2.21%),身高≥P75的比例逐年增加(35.20%,55.56%,73.48%);超重、肥胖儿童的年度增长值>7 cm的比例分别为40.74%,49.72%,每年的增长幅度均高于体型正常儿童.结论 儿童家长和妇幼卫生工作者应重视超重、肥胖儿童的身高增长,学龄前儿童身高与体型的关联仍需深入的探讨.

作者:王付曼;金曦;徐轶群;姚屹;杨琦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20 年 41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7 | 下载:0
作者:
王付曼;金曦;徐轶群;姚屹;杨琦
来源:
中国学校卫生 2020 年 41卷 5期
标签:
体型 身高 超重 肥胖症 随访研究 方差分析 儿童,学龄前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身高增长特点,为儿童体格发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国7座城市随访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调查儿童的出生日期、性别等.根据WHO《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进行身高和体质量指数评价,采用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将基线、第1年和第2年随访时均为体型正常、超重和肥胖的2 479名儿童纳入分析.1年随访后,超重和肥胖儿童身高的年度增长值均>8 cm且高于体型正常儿童,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后,肥胖儿童的身高增幅最高,为15.48 cm,高于超重和体型正常的儿童,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发现,体型正常、超重和肥胖儿童中,身高<P25的比例逐年减少(12.08%,3.70%,2.21%),身高≥P75的比例逐年增加(35.20%,55.56%,73.48%);超重、肥胖儿童的年度增长值>7 cm的比例分别为40.74%,49.72%,每年的增长幅度均高于体型正常儿童.结论 儿童家长和妇幼卫生工作者应重视超重、肥胖儿童的身高增长,学龄前儿童身高与体型的关联仍需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