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8 | 下载3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移植血管血流量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MI)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采集2010年1~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连续58例因冠心病接受单纯择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左乳内动脉(LIMA)吻合于左前降支(LAD),其他靶血管则以大隐静脉(SV)作为旁路移植血管,在关胸前循环状态稳定条件下,应用瞬时流量测定技术测量各移植血管的血流量,并计算移植血管总血流量.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围手术期MI,将患者分成两组:MI组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67.4±10.3岁;非MI组,47例,其中男38例,女9例;年龄63.3±9.9岁.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MI组与非MI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4±59.6 min vs.183.4±32.4 min,t=1.691,P=0.096).MI组与非MI组移植血管数量(3.00±1.00支vs.2.96±0.78支,t=0.154,P=0.878)、LIMA-LAD移植血管血流量(15.40±11.37 ml/min vs.16.50±10.83 ml/min,t=0.301,P=0.7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I组与非MI组移植血管总血流量(41.03±19.50 ml/min vs.64.09±32.44 ml/min,t=2.254,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血管总血流量<48.5 ml/min为发生MI的危险因素[OR=4.706,95%CI(1.099,20.147)].

作者:董士勇;李一帆;宋波;杜迎利;肖锋;LI Yan

来源: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年 1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8 | 下载:30
作者:
董士勇;李一帆;宋波;杜迎利;肖锋;LI Yan
来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年 18卷 6期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物流量 心肌梗死 心肌再血管化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移植血管血流量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MI)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采集2010年1~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连续58例因冠心病接受单纯择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左乳内动脉(LIMA)吻合于左前降支(LAD),其他靶血管则以大隐静脉(SV)作为旁路移植血管,在关胸前循环状态稳定条件下,应用瞬时流量测定技术测量各移植血管的血流量,并计算移植血管总血流量.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围手术期MI,将患者分成两组:MI组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67.4±10.3岁;非MI组,47例,其中男38例,女9例;年龄63.3±9.9岁.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MI组与非MI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4±59.6 min vs.183.4±32.4 min,t=1.691,P=0.096).MI组与非MI组移植血管数量(3.00±1.00支vs.2.96±0.78支,t=0.154,P=0.878)、LIMA-LAD移植血管血流量(15.40±11.37 ml/min vs.16.50±10.83 ml/min,t=0.301,P=0.7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I组与非MI组移植血管总血流量(41.03±19.50 ml/min vs.64.09±32.44 ml/min,t=2.254,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血管总血流量<48.5 ml/min为发生MI的危险因素[OR=4.706,95%CI(1.099,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