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57 | 下载214

目的 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临床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09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诊治的8例DN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例;中位年龄49.5 (21~98)岁.依据患者临床表现,颈、胸部CT扫描特征和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确诊.其中牙源性感染6例,合并糖尿病6例.治疗方法包括积极抗感染和手术切开引流等.本组患者仅行颈部切开、引流术2例,开胸手术5例,胸腔镜手术1例. 结果 痊愈6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死于颈部血管破裂出血.细菌培养混合感染者6例,其中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者4例.手术时间平均75.6 min,术中平均引流脓液量318.7 ml,平均住院时间18d.6例生存患者随访6个月,生活质量提高. 结论 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颈、胸部CT检查和分泌物细菌培养是确诊DNM的有效方法.早期、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CT分型采取个体化的切开引流,有效处理糖尿病等合并症和支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罗立峰;曹万英;程庆书;周勇安

来源: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 年 19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57 | 下载:214
作者:
罗立峰;曹万英;程庆书;周勇安
来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 年 19卷 1期
标签: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外科引流
目的 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临床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09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诊治的8例DN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例;中位年龄49.5 (21~98)岁.依据患者临床表现,颈、胸部CT扫描特征和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确诊.其中牙源性感染6例,合并糖尿病6例.治疗方法包括积极抗感染和手术切开引流等.本组患者仅行颈部切开、引流术2例,开胸手术5例,胸腔镜手术1例. 结果 痊愈6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死于颈部血管破裂出血.细菌培养混合感染者6例,其中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者4例.手术时间平均75.6 min,术中平均引流脓液量318.7 ml,平均住院时间18d.6例生存患者随访6个月,生活质量提高. 结论 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颈、胸部CT检查和分泌物细菌培养是确诊DNM的有效方法.早期、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CT分型采取个体化的切开引流,有效处理糖尿病等合并症和支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