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3 | 下载28

目的:探讨苏州市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240例5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Ⅰ、Ⅱ、Ⅲ期男女各40例)和12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锥板法稳态测定全血黏度(10 s-1、60 s-1、150 s-1)和血浆黏度(150 s-1),仪器法测红细胞压积(HCT),魏氏法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计算红细胞聚集、变形指数等。结果男女高血压病组血黏度、HCT、ESR、红细胞聚集和刚性指数均增高,红细胞变形指数减低,与对照组比较,除ESR,8项测定结果均数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高血压不同分期不同指标组间F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男女高血压Ⅱ期与Ⅲ期组间红细胞变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Ⅰ期与Ⅱ期组间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测定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q(2,0.01),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情越严重,血流变指标变化趋势越明显,可作为客观指标监测;血液红细胞增多是血黏度增高的重要因素,可用于健康指导。

作者:韩娟;王贝;丁磊;刘亭亭;任传路

来源: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3 | 下载:28
作者:
韩娟;王贝;丁磊;刘亭亭;任传路
来源: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1期
标签:
高血压 血液流变性 血黏度
目的:探讨苏州市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240例5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Ⅰ、Ⅱ、Ⅲ期男女各40例)和12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锥板法稳态测定全血黏度(10 s-1、60 s-1、150 s-1)和血浆黏度(150 s-1),仪器法测红细胞压积(HCT),魏氏法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计算红细胞聚集、变形指数等。结果男女高血压病组血黏度、HCT、ESR、红细胞聚集和刚性指数均增高,红细胞变形指数减低,与对照组比较,除ESR,8项测定结果均数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高血压不同分期不同指标组间F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男女高血压Ⅱ期与Ⅲ期组间红细胞变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Ⅰ期与Ⅱ期组间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测定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q(2,0.01),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情越严重,血流变指标变化趋势越明显,可作为客观指标监测;血液红细胞增多是血黏度增高的重要因素,可用于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