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7 | 下载10

目的:观察不同染毒剂量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对C57BL/6成年小鼠血浆代谢谱的变化,探讨其产生毒性效应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尝试寻求其毒性相关生物靶点.方法:运用纳米TiO2制备不同染毒剂量的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10,30,100和300 mg·kg-1组.利用UPLC-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分析等方法对血浆数据进行分析,鉴定出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变量对模型的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ion,VIP)及非参数检验筛选差异代谢物;运用Pathway Analysis数据库对差异标志物进行拓扑分析.结果:从血浆中筛选出35种差异代谢物,发现纳米TiO2发挥干预作用可能与亚油酸代谢、鞘脂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组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烟酸酯和烟酰胺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通路有关.结论:纳米TiO2经过28 d染毒后,所产生的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体内氨基酸代谢、脂质类代谢异常相关.

作者:姬海南;康辉;李海山;宋乃宁;徐宝梁;赵潺;李文涛;沈国林

来源:中国新药杂志 2021 年 30卷 1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7 | 下载:10
作者:
姬海南;康辉;李海山;宋乃宁;徐宝梁;赵潺;李文涛;沈国林
来源:
中国新药杂志 2021 年 30卷 14期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代谢组学 血浆 生物靶点
目的:观察不同染毒剂量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对C57BL/6成年小鼠血浆代谢谱的变化,探讨其产生毒性效应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尝试寻求其毒性相关生物靶点.方法:运用纳米TiO2制备不同染毒剂量的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10,30,100和300 mg·kg-1组.利用UPLC-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分析等方法对血浆数据进行分析,鉴定出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变量对模型的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ion,VIP)及非参数检验筛选差异代谢物;运用Pathway Analysis数据库对差异标志物进行拓扑分析.结果:从血浆中筛选出35种差异代谢物,发现纳米TiO2发挥干预作用可能与亚油酸代谢、鞘脂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组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烟酸酯和烟酰胺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通路有关.结论:纳米TiO2经过28 d染毒后,所产生的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体内氨基酸代谢、脂质类代谢异常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