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32 | 下载266

目的 对存在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儿童行交互式干预,观察饮食行为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上海市3个城区(长宁区、卢湾区和虹口区)1~6岁常住户籍儿童.编制<上海市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和干预随访问卷>基线版和随访版,经专业培训合格的社区儿保医生确定研究起点(T0)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入组,以密封信封的方式将入组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据年龄分为1、2、3、4、5和6岁亚组;根据营养状况分为营养正常、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亚组.干预组在T0时首次干预,并于干预后1(T1)、3(T2)、6(T3)和9个月(T4)分别以随访版内容评估和干预.对照组于T0、T4时点分别行基线版和随访版评估,不行交互式干预.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饮食行为状况,并计算得到1例有益结果需干预的人数(NNT)和不良行为保持率.结果 2009年1~10月共纳入有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490例,至T4时点,随访完全不依从2例,部分不依从26例,失访率为5.7

作者:李斐;周迎春;金志娟;施榕;金星明

来源: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0 年 05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32 | 下载:266
作者:
李斐;周迎春;金志娟;施榕;金星明
来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0 年 05卷 5期
标签:
饮食行为问题 干预 儿童
目的 对存在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儿童行交互式干预,观察饮食行为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上海市3个城区(长宁区、卢湾区和虹口区)1~6岁常住户籍儿童.编制<上海市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和干预随访问卷>基线版和随访版,经专业培训合格的社区儿保医生确定研究起点(T0)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入组,以密封信封的方式将入组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据年龄分为1、2、3、4、5和6岁亚组;根据营养状况分为营养正常、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亚组.干预组在T0时首次干预,并于干预后1(T1)、3(T2)、6(T3)和9个月(T4)分别以随访版内容评估和干预.对照组于T0、T4时点分别行基线版和随访版评估,不行交互式干预.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饮食行为状况,并计算得到1例有益结果需干预的人数(NNT)和不良行为保持率.结果 2009年1~10月共纳入有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490例,至T4时点,随访完全不依从2例,部分不依从26例,失访率为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