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4 | 下载0

两例终末期心脏来源于心脏移植的受体病人,用酶解分离法获得心外膜下(Epi)细胞,在全细胞钳制条件下观察人右心室Epi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1)的电生理特性.结果发现:①Epi细胞具有强大的Ito1,在0.2 Hz、+70 mV和37 ℃条件下,Epi细胞的峰值Ito1离子流强度和密度分别达1940±440 pA、12.9±2.6 pA/pF;②温度对Ito1强度的影响明显,在+70 mV、0.2 Hz、22 ℃和37 ℃条件下,Epi细胞峰值Ito1强度和密度分别为1190±310 pA和7.7±1.8 pA/pF、1960±465 pA和13.1±2.8 pA/pF,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③Epi细胞Ito1离子流强度表现出明显的频率依赖性,在37 ℃和+70 mV、刺激频率分别为0.2,0.5,1和2 Hz时,Epi细胞Ito1离子流强度分别为1 910±420,1 660±360,1 410±250,830±140 pA,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人右心室Epi细胞存在强大的Ito1,此为人右心室Epi细胞复极1期一个突出的电生理特点,可能是Brugada综合征等疾病所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离子基础之一.

作者:周鹏;杨新春;李翠兰;苏丕雄;刘秀兰;高颖;王树岩;王立中;罗静;李鸥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 年 1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4 | 下载:0
作者:
周鹏;杨新春;李翠兰;苏丕雄;刘秀兰;高颖;王树岩;王立中;罗静;李鸥
来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 年 17卷 1期
标签:
电生理学 右心室,人 瞬间外向钾电流 膜片钳
两例终末期心脏来源于心脏移植的受体病人,用酶解分离法获得心外膜下(Epi)细胞,在全细胞钳制条件下观察人右心室Epi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1)的电生理特性.结果发现:①Epi细胞具有强大的Ito1,在0.2 Hz、+70 mV和37 ℃条件下,Epi细胞的峰值Ito1离子流强度和密度分别达1940±440 pA、12.9±2.6 pA/pF;②温度对Ito1强度的影响明显,在+70 mV、0.2 Hz、22 ℃和37 ℃条件下,Epi细胞峰值Ito1强度和密度分别为1190±310 pA和7.7±1.8 pA/pF、1960±465 pA和13.1±2.8 pA/pF,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③Epi细胞Ito1离子流强度表现出明显的频率依赖性,在37 ℃和+70 mV、刺激频率分别为0.2,0.5,1和2 Hz时,Epi细胞Ito1离子流强度分别为1 910±420,1 660±360,1 410±250,830±140 pA,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人右心室Epi细胞存在强大的Ito1,此为人右心室Epi细胞复极1期一个突出的电生理特点,可能是Brugada综合征等疾病所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离子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