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5 | 下载68

目的 比较于右室流出道(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植入除颤电极的阈值、安全性和疗效的差异.方法 按时间先后顺序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共19例,将除颤电极导线放置于RVA(n=11)或RVOT(n=8),采用双相查找的方法进行除颤阈值的测试.术后6个月随访,对导线的相关参数进行测试,对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记录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VA的除颤阈值和RVOT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中位数:15 J vs 17.5 J,P=0.48);在ICD植入时,两个部位的起搏阻抗、R波振幅、起搏阈值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RVA和RVOT不恰当识别及治疗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4/11 vs 1/8,P=0.267).结论 RVOT的除颤和起搏效率与RVA相似.

作者:于波;靳艳;程颖;庞雪峰;赵卫华;齐国先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0 年 24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5 | 下载:68
作者:
于波;靳艳;程颖;庞雪峰;赵卫华;齐国先
来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0 年 24卷 1期
标签:
心血管病学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除颤阈值 右室流出道
目的 比较于右室流出道(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植入除颤电极的阈值、安全性和疗效的差异.方法 按时间先后顺序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共19例,将除颤电极导线放置于RVA(n=11)或RVOT(n=8),采用双相查找的方法进行除颤阈值的测试.术后6个月随访,对导线的相关参数进行测试,对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记录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VA的除颤阈值和RVOT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中位数:15 J vs 17.5 J,P=0.48);在ICD植入时,两个部位的起搏阻抗、R波振幅、起搏阈值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RVA和RVOT不恰当识别及治疗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4/11 vs 1/8,P=0.267).结论 RVOT的除颤和起搏效率与RVA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