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2 | 下载58

目的 探讨分析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心血管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因胸痛就诊于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患者157例,按照Framingham危险评分(FRS)将其分为低危组72例、中危组52例、高危组33例.采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检测患者颈动脉整体圆周应变(CS)、使用肱动脉压差(PP)校正后获得CS/PP,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各组患者上述检测指标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高危型患者预测价值.结果 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患者CS、CS/PP及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随着患者心血管危险风险程度的增加,CS、CS/PP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IMT水平显著升高(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相关检测指标对高危型患者的预测价值,CS对高危组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68,CS/PP对高危型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58,IMT对高危型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771.结论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够有效反应患者颈动脉弹性情况,并对心血管事件危险度进行评估和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石秀英;米佳

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 年 10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2 | 下载:58
作者:
石秀英;米佳
来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 年 10卷 5期
标签: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心血管危险分层 动脉粥样硬化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Cardiovascular risk stratification Atherosclerosis
目的 探讨分析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心血管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因胸痛就诊于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患者157例,按照Framingham危险评分(FRS)将其分为低危组72例、中危组52例、高危组33例.采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检测患者颈动脉整体圆周应变(CS)、使用肱动脉压差(PP)校正后获得CS/PP,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各组患者上述检测指标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高危型患者预测价值.结果 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患者CS、CS/PP及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随着患者心血管危险风险程度的增加,CS、CS/PP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IMT水平显著升高(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相关检测指标对高危型患者的预测价值,CS对高危组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68,CS/PP对高危型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58,IMT对高危型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771.结论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够有效反应患者颈动脉弹性情况,并对心血管事件危险度进行评估和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