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0 | 下载43

目的:探讨衰老大鼠跑台抗阻训练模型的建立.方法:以45只19月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利用动物跑台,通过大鼠爬坡状态和运动后血乳酸变化确定跑台抗阻训练的爬坡最大角度、跑速及间歇训练时间,在此基础上,以无负重(抗阻训练模型I组)、30%(抗阻训练模型Ⅱ组)、50%(抗阻训练模型Ⅲ组)和70%(抗阻训练模型Ⅳ组)最大负重等4种强度进行8周抗阻训练.训练结束后测量骨骼肌形态、横截面及蛋白质含量,评价抗阻训练对衰老大鼠骨骼肌的作用.结果:衰老大鼠跑台抗阻训练方案为跑台适宜坡度为35°,跑速15 m/min,每次跑15 s,间歇30 s,每组4次,组间间歇3 min,训练3组为一个循环,每天训练2个循环,隔天训练1次.训练8周后,抗阻训练模型各组肌纤维排列相对整齐,且抗阻训练模型Ⅱ组、Ⅲ组和Ⅳ组实质横截面积和肌蛋白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 0.01).结论:利用动物跑台的动力和坡度结合大鼠负重建立抗阻训练模型可解决大鼠训练的主动性以及对训练强度、次数、组合的定量控制,跑台抗阻训练模型可有效预防和延缓衰老引起的增龄性骨骼肌质量下降.

作者:翁锡全;林文弢;孟艳;翟三华;王震;杜亚;赵晓逍

来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3 年 32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0 | 下载:43
作者:
翁锡全;林文弢;孟艳;翟三华;王震;杜亚;赵晓逍
来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3 年 32卷 3期
标签:
动物跑台 衰老 骨骼肌 大鼠 抗阻训练 模型
目的:探讨衰老大鼠跑台抗阻训练模型的建立.方法:以45只19月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利用动物跑台,通过大鼠爬坡状态和运动后血乳酸变化确定跑台抗阻训练的爬坡最大角度、跑速及间歇训练时间,在此基础上,以无负重(抗阻训练模型I组)、30%(抗阻训练模型Ⅱ组)、50%(抗阻训练模型Ⅲ组)和70%(抗阻训练模型Ⅳ组)最大负重等4种强度进行8周抗阻训练.训练结束后测量骨骼肌形态、横截面及蛋白质含量,评价抗阻训练对衰老大鼠骨骼肌的作用.结果:衰老大鼠跑台抗阻训练方案为跑台适宜坡度为35°,跑速15 m/min,每次跑15 s,间歇30 s,每组4次,组间间歇3 min,训练3组为一个循环,每天训练2个循环,隔天训练1次.训练8周后,抗阻训练模型各组肌纤维排列相对整齐,且抗阻训练模型Ⅱ组、Ⅲ组和Ⅳ组实质横截面积和肌蛋白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 0.01).结论:利用动物跑台的动力和坡度结合大鼠负重建立抗阻训练模型可解决大鼠训练的主动性以及对训练强度、次数、组合的定量控制,跑台抗阻训练模型可有效预防和延缓衰老引起的增龄性骨骼肌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