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3 | 下载193

目的:探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浅层止点的位置、形态及大小,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内侧副韧带浅层的力学止点分布,从而为临床手术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提供解剖依据.方法:新鲜成人膝关节标本10例,沿膝关节内侧逐层切开,暴露内侧副韧带浅层,沿纤维走形确定内侧副韧带浅层的股骨及胫骨止点,标记止点并切断,测量止点与周围解剖标志的距离以及止点的长度和面积.利用三维薄层核磁共振及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建立膝关节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侧翻应力试验,观察内侧副韧带浅层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内侧副韧带浅层的股骨止点近似一椭圆形,位于股骨内上髁后上方,距离内上髁距离为6.82 ± 0.64 mm,平均止点面积为61.64 ± 7.02 mm2.内侧副韧带浅层的胫骨止点近似一矩形,其中心点距离关节线距离为60.02 ± 0.55 mm,长28.69 ± 4.13 mm,宽8.99 ± 0.62 mm,长宽比为3.19︰1,止点面积为217.78 ± 50.32 mm2.有限元分析显示,sMCL股骨端应力较高区域靠近内上髁,胫骨端应力较高区域位于胫骨嵴上,与其解剖止点位置基本相符.其中胫骨端应力最大处位于sMCL胫骨止点的最近端.结论:解剖学结果定性及定量描述了sMCL股骨止点与胫骨止点的形状、位置、大小及与周围解剖标志的距离.有限元结果显示sMCL止点的应力与其止点形

作者:邵嘉艺;张家豪;任爽;牛星跃;敖英芳

来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0 年 39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3 | 下载:193
作者:
邵嘉艺;张家豪;任爽;牛星跃;敖英芳
来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0 年 39卷 2期
标签:
内侧副韧带浅层止点 解剖 生物力学 内侧副韧带浅层重建
目的:探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浅层止点的位置、形态及大小,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内侧副韧带浅层的力学止点分布,从而为临床手术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提供解剖依据.方法:新鲜成人膝关节标本10例,沿膝关节内侧逐层切开,暴露内侧副韧带浅层,沿纤维走形确定内侧副韧带浅层的股骨及胫骨止点,标记止点并切断,测量止点与周围解剖标志的距离以及止点的长度和面积.利用三维薄层核磁共振及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建立膝关节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侧翻应力试验,观察内侧副韧带浅层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内侧副韧带浅层的股骨止点近似一椭圆形,位于股骨内上髁后上方,距离内上髁距离为6.82 ± 0.64 mm,平均止点面积为61.64 ± 7.02 mm2.内侧副韧带浅层的胫骨止点近似一矩形,其中心点距离关节线距离为60.02 ± 0.55 mm,长28.69 ± 4.13 mm,宽8.99 ± 0.62 mm,长宽比为3.19︰1,止点面积为217.78 ± 50.32 mm2.有限元分析显示,sMCL股骨端应力较高区域靠近内上髁,胫骨端应力较高区域位于胫骨嵴上,与其解剖止点位置基本相符.其中胫骨端应力最大处位于sMCL胫骨止点的最近端.结论:解剖学结果定性及定量描述了sMCL股骨止点与胫骨止点的形状、位置、大小及与周围解剖标志的距离.有限元结果显示sMCL止点的应力与其止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