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1 | 下载4

目的:研究布洛芬滴丸的成型工艺并测定其体外溶出度。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以圆整度、载药率、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筛选成型工艺中的药物与基质质量比、药液温度、制冷温度;同时进行验证试验,考察最优工艺所制滴丸的体外溶出度并与市售片剂进行比较。结果:布洛芬滴丸的最优成型工艺为药物与基质质量比1∶6,药液温度83℃,制冷温度7.3℃。验证试验中自制滴丸的圆整度为0.9459、载药率为99.82%、丸重差异为0.04028,含药量约为30 mg/丸;综合评分的实际值为0.9725,与理论值(0.9800)的偏差值为0.7712%,RSD<1.5%(n=3)。所制滴丸5 min溶出度为25.36%,30 min累积溶出度达到90.12%,与市售布洛芬片剂体外释药行为相似(f2=54.91),符合一级药动学方程。结论:该成型工艺方法简单、稳定可行;以优化成型工艺所制滴丸可快速释药且重复性好。

作者:孟戎茜;王曼;郭聪

来源:中国药房 2016 年 27卷 2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1 | 下载:4
作者:
孟戎茜;王曼;郭聪
来源:
中国药房 2016 年 27卷 25期
标签:
布洛芬 滴丸 响应面法 成型工艺 体外溶出度 Ibuprofen Dropping pill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ormation technology Dissolution in vitro
目的:研究布洛芬滴丸的成型工艺并测定其体外溶出度。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以圆整度、载药率、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筛选成型工艺中的药物与基质质量比、药液温度、制冷温度;同时进行验证试验,考察最优工艺所制滴丸的体外溶出度并与市售片剂进行比较。结果:布洛芬滴丸的最优成型工艺为药物与基质质量比1∶6,药液温度83℃,制冷温度7.3℃。验证试验中自制滴丸的圆整度为0.9459、载药率为99.82%、丸重差异为0.04028,含药量约为30 mg/丸;综合评分的实际值为0.9725,与理论值(0.9800)的偏差值为0.7712%,RSD<1.5%(n=3)。所制滴丸5 min溶出度为25.36%,30 min累积溶出度达到90.12%,与市售布洛芬片剂体外释药行为相似(f2=54.91),符合一级药动学方程。结论:该成型工艺方法简单、稳定可行;以优化成型工艺所制滴丸可快速释药且重复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