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4 | 下载14

目的:制备广藿香酮传递体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广藿香酮传递体;以广藿香酮的累积透过量(Qn)、累积透过率(PR)为评价指标,筛选处方中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用量及广藿香酮用量;以最优处方制备广藿香酮传递体,观察其形态、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并测定包封率.结果:广藿香酮传递体的最优处方为表面活性剂为胆酸钠,胆酸钠用量为0.25 g,广藿香酮用量为15 mg.最优处方制备的广藿香酮传递体呈乳白色混悬液,其平均粒径为(115.6±3.65)nm(RSD=3.20%,n=3),多分散系数(PDI)为0.185±0.008(RSD=4.30%,n=3),Zeta电位为(-13.76±0.225)mV(RSD=1.70%,n=3),广藿香酮的包封率为(46.01±0.40)%(RSD=0.87%,n=3),Qn为(378.76±0.61)μg/cm2(RSD=0.20%,n=3),PR为(89.02±0.96)%(RSD=1.10%,n=3).结论:制备的广藿香酮传递体质量符合要求,可为后续广藿香酮新剂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马丽娜;吴智敏;杨畅;郭淑娟;陈丽萍;乔延江;史新元

来源:中国药房 2019 年 30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4 | 下载:14
作者:
马丽娜;吴智敏;杨畅;郭淑娟;陈丽萍;乔延江;史新元
来源:
中国药房 2019 年 30卷 1期
标签:
广藿香酮 传递体 薄膜分散法 制备 包封率 质量评价 累积透过量
目的:制备广藿香酮传递体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广藿香酮传递体;以广藿香酮的累积透过量(Qn)、累积透过率(PR)为评价指标,筛选处方中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用量及广藿香酮用量;以最优处方制备广藿香酮传递体,观察其形态、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并测定包封率.结果:广藿香酮传递体的最优处方为表面活性剂为胆酸钠,胆酸钠用量为0.25 g,广藿香酮用量为15 mg.最优处方制备的广藿香酮传递体呈乳白色混悬液,其平均粒径为(115.6±3.65)nm(RSD=3.20%,n=3),多分散系数(PDI)为0.185±0.008(RSD=4.30%,n=3),Zeta电位为(-13.76±0.225)mV(RSD=1.70%,n=3),广藿香酮的包封率为(46.01±0.40)%(RSD=0.87%,n=3),Qn为(378.76±0.61)μg/cm2(RSD=0.20%,n=3),PR为(89.02±0.96)%(RSD=1.10%,n=3).结论:制备的广藿香酮传递体质量符合要求,可为后续广藿香酮新剂型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