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8 | 下载147

目的:观察虎黄烧伤搽剂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29例,按放疗先后顺序编号,单号患者为观察组(65例)、双号患者为对照组(64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放疗和皮肤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放疗期间于照射野皮肤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观察组患者涂抹虎黄烧伤搽剂;涂抹范围均需超过照射野外边缘1 cm;每日涂药3次,直至第1阶段放疗(共放疗33~38次)结束.观察两组患者的皮损情况,记录皮损出现时间、皮损痊愈时间和放射性皮炎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评分、数字疼痛评分(NRS);分别于放疗0、15、30次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损出现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皮损痊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RTOG分级均以1级最多,未见3、4级,各分级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最高NRS评分分别为3、2分,两组0~3分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0次时,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15次时,两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放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显著

作者:杜江蓉;廖玉芳;李飞

来源:中国药房 2020 年 31卷 1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8 | 下载:147
作者:
杜江蓉;廖玉芳;李飞
来源:
中国药房 2020 年 31卷 17期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性皮炎 虎黄烧伤搽剂 疗效 安全性
目的:观察虎黄烧伤搽剂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29例,按放疗先后顺序编号,单号患者为观察组(65例)、双号患者为对照组(64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放疗和皮肤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放疗期间于照射野皮肤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观察组患者涂抹虎黄烧伤搽剂;涂抹范围均需超过照射野外边缘1 cm;每日涂药3次,直至第1阶段放疗(共放疗33~38次)结束.观察两组患者的皮损情况,记录皮损出现时间、皮损痊愈时间和放射性皮炎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评分、数字疼痛评分(NRS);分别于放疗0、15、30次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损出现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皮损痊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RTOG分级均以1级最多,未见3、4级,各分级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最高NRS评分分别为3、2分,两组0~3分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0次时,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15次时,两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放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