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4 | 下载11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以指导对其合理的治疗.方法: 选择首次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A组)和药物治疗组(B组),A组病人于AMI后2~4周行冠脉造影并证实存在梗塞相关血管(IRA)而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其他治疗同B组.常规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并于半年后复查,随访半年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超声心动图主要观察室壁运动指数(W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中部的最大收缩期流速(Vp)及二尖瓣舒张晚期与早期峰值流速之比值(A/E).结果: A组的32例病人PTCA及支架植入均获成功,且达3级TIMI血流.半年后,A、B组各失访2例,剩余病人中,A组(30人)和B组(19人)随访前后在心率、血压、血糖及血脂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与梗塞后2~4周比较,B组Vp、A/E、WMI及LVEF无改善(P>0.05),而A组Vp、A/E及WMI均有显著改善(P<0.05);半年后,B组病人再梗塞、室壁瘤形成及心功能(NYHA)Ⅲ~Ⅳ级者均高于A组(P<0.05及P<0.01);A组与B组比较,Vp、A/E、WMI及LVEF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及P<0.01),但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相近似(P>0.05). 结论: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病人成功地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恢复前

作者:贾志梅;杨梅荣;齐国先;曾定尹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2 年 31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4 | 下载:11
作者:
贾志梅;杨梅荣;齐国先;曾定尹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2 年 31卷 6期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功能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以指导对其合理的治疗.方法: 选择首次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A组)和药物治疗组(B组),A组病人于AMI后2~4周行冠脉造影并证实存在梗塞相关血管(IRA)而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其他治疗同B组.常规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并于半年后复查,随访半年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超声心动图主要观察室壁运动指数(W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中部的最大收缩期流速(Vp)及二尖瓣舒张晚期与早期峰值流速之比值(A/E).结果: A组的32例病人PTCA及支架植入均获成功,且达3级TIMI血流.半年后,A、B组各失访2例,剩余病人中,A组(30人)和B组(19人)随访前后在心率、血压、血糖及血脂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与梗塞后2~4周比较,B组Vp、A/E、WMI及LVEF无改善(P>0.05),而A组Vp、A/E及WMI均有显著改善(P<0.05);半年后,B组病人再梗塞、室壁瘤形成及心功能(NYHA)Ⅲ~Ⅳ级者均高于A组(P<0.05及P<0.01);A组与B组比较,Vp、A/E、WMI及LVEF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及P<0.01),但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相近似(P>0.05). 结论: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病人成功地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恢复前